霜降常見3大不適症狀 醫教你吃對「黑白食物」潤肺補腎
▲秋天常見呼吸道問題,中醫師建議多吃黑白食物。(圖/記者趙於婷攝)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這一週臺灣持續受到低壓帶及東北季風影響,連日降雨、氣溫下降,已慢慢進入秋冬天氣型態。而秋季最後的一個節氣就是霜降,代表着天氣溫度下降、開始降霜、冬天即將來臨。霜降常見「呼吸道問題、心血管疾病、皮膚疾病」,建議要多吃「黑白食物」。
中醫師鍾典育表示,近期在門診中遇到許多幹咳與皮膚癢的民衆,之前狀況穩定,但又在季節交替之際發作,這是因爲秋天的降雨量減少,氣候乾燥,在中醫指的是「秋燥」,常會導致體內的津液耗損,而容易讓口乾舌燥、皮膚幹癢與乾咳的症狀反覆出現,這時候要避免吃太辛辣與容易上火的食物。
另外,而早晚溫度變化大,血管彈性較不好的長輩與三高患者更是要注意頭部、頸部、背與雙腳的保暖,隨身攜帶一件薄外套,避免受涼以及讓血管突然強力收縮造成血壓瞬間大幅度的上升或增加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飲食上也要避免太生冷的蔬果與冰品,即使是稍有涼意的季節,更不能忘記水份的攝取,少量多次的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了纔想到喝水,才能維持血液良好的流動性。
以中醫的角度,霜降位於秋冬之際,可以用潤肺補腎的原則來緩解相對應的病症,不論是中藥、鍼灸都能順應節氣來幫助身體恢復健康、預防疾病。
鍾典育也提到,秋季在中醫五行中代表的顏色是白色,主要對應的臟腑是肺,所以在乾燥又有涼意的霜降節氣中,建議可以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來滋陰潤肺、柔潤防燥,例如百合、銀耳、蓮子、山藥、水梨
也因爲霜降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即將迎來冬天,冬季代表顏色是黑色,主要對應臟腑是腎。鍾典育建議,可以在霜降期間補充一些黑色的食物來藏精養腎、助陽固本,例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海帶、黑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