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延期卡住「小貓熊交流」?動物園:明年上半年完成交換儀式
去年臺北市立動物園與上海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將以黑腳企鵝和上海動物園交換小貓熊。(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今年臺北、上海雙城論壇原規畫9月25、26日於上海舉行,臺北市上個月突然宣佈論壇延期,外界除了關心何時舉辦,也擔心去年臺北市立動物園與上海方簽訂MOU的「小貓熊交流」恐受影響。臺北市立動物園長朱孝芬日前曾強調,「動物跟人是分開的」,不會因爲延期而受影響,16日則承諾明年上半年會與上海方完成交換儀式。
去年臺北市立動物園與上海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將以黑腳企鵝和上海動物園交換小貓熊。臺北市立動物園今赴議會教育委員會報告,民衆黨臺北市議員陳宥丞強調,動物是市府團隊最好得分的項目,園方日前表示,人歸人動物歸動物,不會因爲這次的延期,阻礙了動物交流,「目前文件審覈了嗎?個體確認了嗎?環境安排了嗎?人員培訓了嗎?醫療團隊確認了嗎?」
臺北市教育局長湯志民表示,目前進度還算順利。朱孝芬則說,目前個體、環境、人員、醫療都已備妥,就是差在檢疫環節,雙方都還在確認防疫條件,企鵝部分有禽流感問題,上海方要先說好可以接受臺灣打什麼藥等細節,小貓熊的部分則有狂犬病疑慮,「絕對不把病帶到對方的國家。」
朱孝芬表示,而動物都要打好2劑疫苗才能入境,且打一劑後要隔半年才能再打第二劑,所以目前就是要確認第二劑施打的時間。此外,朱孝芬表示,動物運輸還有溫度的問題,所以這些都是要考量的因素,但她說去年簽完約後雙方一直密切討論,並承諾明年上半年企鵝跟小貓熊一定會交換,但也不排除明年初也有可能。至於取名字的部分,朱孝芬說改名與否陸方都尊重。
陳宥丞最後喊話,「命名的權利在臺灣,時程的壓力在萬安」,盼能儘快定案,不要因爲政治而讓市民一直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