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引領產教融合新飛躍——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羣改革紀實
在數字經濟浪潮下,傳統會計專業正面臨“算盤難撥數據弦”的轉型困境。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學院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羣以一場“數智革命”破局突圍,交出亮眼答卷:近三年,該院會計專業98%的畢業生尚未離校便被企業提前“鎖定”,其中25%更是成功入職用友、網中網、航天信息等行業頭部企業。這場改革如何讓傳統“賬房先生”變身爲企業的“數字軍師”?答案就藏在該院獨特的育人“密碼”之中。
精準定位 重塑“數智財經”人才培養新目標
面對新技術、新業態催生的崗位需求變革,該院以《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宣言》和新版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爲指引,重塑人才培養目標,提出“精數智、懂財經、強素質”的三維培養體系。
“精數智”指培養學生數字化知識結構、數據思維能力、商務智能決策能力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該院新開設了“RPA財務機器人應用與開發”“財務大數據分析”“大數據技術在財務中的應用”等核心課程,強化數字技術與財經業務的深度融合。
“懂財經”重在夯實財稅基本理論,構建“基礎技能—崗位技能—綜合技能”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覆蓋財務覈算、稅務管理、審計風控等核心崗位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
“強素質”即以“財稅工匠”爲培養導向,將職業素養、工匠精神融入教學全過程,打造“崗課賽證”融通的培養模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競爭力。
立足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以專業羣建設爲抓手,深度對接數字經濟產業鏈。通過打造"大數據與會計+ 大數據與財務管理+ 財稅大數據應用"三位一體的專業協同發展體系,精準錨定金融服務、財稅管理、商貿流通等現代高端服務業的人才需求,創新性構建起"專業基礎相通、技術應用互融、職業崗位相關"的生態化育人模式,讓各專業在交叉融合中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爲產業數字化轉型持續輸送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四維發力 創新“轉融合創”全鏈條育人新路徑
該院緊扣數字經濟發展脈搏,以“轉融合創”爲核心策略,打造閉環式人才培養體系,推動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理念轉型:突破傳統,重塑育人邏輯。學院以超前的戰略眼光打破傳統會計教育思維定式,重新定義人才培養邏輯,主動擁抱行業變革趨勢。精準錨定方向,對接產業前沿。該院深入30餘家行業龍頭企業開展調研,精準把握財稅智能化、審計數字化等發展趨勢,以問題爲導向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確保教育供給與產業需求無縫對接。注入數智動能,構建多元體系。該院實施課程體系的系統性革新,30%的課程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從基礎的Excel應用到前沿AI技術,數字化課程佔比提升了30%,打造"理論築基、實踐賦能、創新驅動"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爲學生開出精準的"數智化培養藥方"。聚焦能力躍遷,培育複合人才。該院將人才培養目標從傳統的"覈算會計"升級爲"戰略型財務分析師",着力培養既精通財務業務,又具備數據分析、戰略決策能力的複合型高素質人才。
資源融通:校企協同,構築實踐育人生態。該院搭建“行校企研”四位一體協同育人機制,攜手代理記賬行業協會、正保網中網、用友等30餘家頭部企業與科研機構,整合行業資源與教育資源,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合作體系。校企共建“長三角財務共享服務產教融合中心”“智慧會計工廠”等實訓基地,打造沉浸式實踐教學場景。引入企業真實財務共享雲平臺,年均承接超2000筆代理記賬、納稅申報等工作實務,讓學生在真實業務場景中錘鍊數智財經技能。大力推行“雙師雙能”計劃,組建由校內骨幹教師與企業資深專家構成的複合型教學團隊,企業導師深度參與課程開發、實訓指導與畢業考覈全流程,將行業前沿技術、實操經驗融入教學,形成“課崗無縫對接、產教同頻共振”的育人新模式。
體系整合:賽證融合,全面提升培養質效。課程整合方面,該院深度推進“課證融通”改革,將初級會計師、智能財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覈標準,系統融入專業課程體系,開發“業財一體化”“財務大數據分析”等模塊化課程。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就能精準對接職業資格認證要求,實現課程教學與職業技能培養無縫銜接。賽教融合方面,該院構建“校級—省級—國家級”三級競賽體系,充分發揮賽事對教學的引領作用,依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正保網中網”財務雲共享實踐項目等優質平臺,以賽促教、以賽促學。2024年,該院學子榮獲國家級技能大賽三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6 項,展現出紮實的專業技能與創新能力。評價體系方面,引入企業用人標準,打造“知識+技能+素養”多元考覈體系,通過全方位、立體化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目前,該院95%的畢業生均持有“雙證書”,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獲得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真正實現了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
模式創新:數字賦能,打造立體化育人平臺。 依託數字技術,該院打造了智慧財經教學案例庫,將企業真實業務場景轉化爲教學資源,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成功建設1門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並輸出至印尼,3門省級一流核心課程也同步落地,以數字化教學資源爲載體,推動教學質量實現飛躍。與企業共建共享實驗實訓基地,聚焦財務機器人開發、業財數據建模等前沿領域,聯合開展技術攻關與項目孵化,年均培育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0餘項,讓學生在真實項目中掌握數字財經核心技能,實現從知識學習到創新實踐的跨越。通過設立數智財經工坊,爲學生搭建實戰型創新平臺,學生通過平臺開展企業財稅諮詢、大數據分析等真實項目,近五年累計爲小微企業提供財稅服務超500次,顯著提升了實踐能力與創新創業意識。
成果斐然,書寫人才培養新篇章
通過以上舉措,該院人才培養成果顯著,學生就業競爭力與職業發展潛力實現雙躍升,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穩定保持在98%以上,新業態崗位適配度較傳統模式提升60%,展現出強勁的市場適應性。
人才培養成果豐碩。2024年,該院專升本升學率位居全院榜首,學生學歷進階通道通暢。畢業生憑藉紮實的專業能力與數智化素養,實現高質量就業,連續三年就業率超98%,在行業頭部企業的人才爭奪戰中,該院畢業生脫穎而出,25%成功入職用友、網中網、航天信息等行業領軍企業,成爲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中堅力量。該院依託“財務共享雲平臺”等實訓項目,學生年均處理業務單據超3萬份,實踐數據顯示,學生信息處理效率、團隊協作能力較傳統培養模式提升50%,充分展現出數智化育人模式的顯著成效。
教科研成果亮點頻出。近三年,該院在教科研領域持續發力,累計立項12項省級質量工程項目。出版1本“十四五”國家級規劃教材、3本省級規劃教材,構建起高質量教學資源體系。同時,深度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牽頭完成“會計員出海”行業標準1項。師資隊伍整體水平提升,成功培育1個省級教學團隊,涌現出省級教學名師1人、教壇新秀3人。教師在教學競賽中屢獲佳績,斬獲國家級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1項,1名教師榮獲省級技術能手稱號。
樹立產教融合典範。該院積極發揮職教引領作用,以創新實踐推動產教深度融合,在行業內外形成廣泛影響力。該院“現代財稅服務生產性實訓基地”產教融合模式入選教育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案例,“示範性生產實踐項目”入選職業教育改革11項重點任務。此外,該院連續承辦安徽省代理記賬行業技能大賽、長三角財經類專業建設研討會等活動,以紮實成效樹立區域產教融合標杆。
示範輻射作用顯著。作爲職教改革先行者,該院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與10餘所職業院校開展深度交流,累計輸出課程標準、實訓基地建設方案等優質成果20餘項,有效帶動區域財經教育協同發展,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安工經智慧”。
站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潮頭,該院以“數字財經創新中心”爲支點,持續推進“三教”改革,加速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面對產教融合機制優化、師資隊伍數智化轉型等關鍵命題,該院錨定“懂數字技術、精財經管理、能創新實踐”的複合型人才培養目標,以創新驅動突破發展瓶頸,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職教動能。
從理念革新到實踐深耕,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始終以“轉融合創”爲引擎,在數智財經人才培養的新賽道上勇毅前行,以深化產教融合、服務產業升級的生動實踐書寫新時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