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時代財經高校改革提速,上海財大全面實施研究生“AI+課程體系”

5月9日,上海財經大學召開研究生“AI+課程體系”建設研討會,正式發佈以“1+10+100+N”爲架構的創新型課程體系。

該課程體系將於2025級研究生全面實施,預計每年培養3000餘名具有“財經底蘊+數字素養+AI技能”的複合型人才。

人工智能深度賦能財經高等教育

作爲上海財經大學落實教育強國戰略的關鍵舉措,該體系也標誌着財經高等教育邁入“人工智能深度賦能”階段的新探索。

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魏航表示,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AI+課程體系”以“通識築基、專核強技、交叉賦能、產業驅動”爲理念,形成立體化培養架構。

而“1+10+100+N”的AI+ 課程體系中,“1”是指1門《人工智能前沿與產業趨勢》必修課,實現全校研究生AI基礎素養全覆蓋;同時學校開設“AI大講堂”,匯聚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學者、行業領軍人物、技術創新先鋒及財經科技專家,通過專題報告、技術演示、深度研討等多樣化形式,爲師生構建起一座融合理論探索與實踐應用、貫通技術發展與社會變革的交流橋樑。

“10”是指10門AI核心課,由學校數字理工學部核心團隊和經濟管理骨幹教師共同打造,聚焦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算法設計、數據處理及財經應用等關鍵能力。

“100”是指100門AI+專業融合課,覆蓋經濟、管理、文法等學科,由各學院依託自身學科優勢結合AI技術和場景應用開設,增強學生跨學科融合能力。

“N”個實踐項目通過產學研深度聯動,打造企業實訓營、產業命題攻關等多元場景,爲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鍛鍊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數智時代的“上財方案”

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姚玲珍表示,該體系是學校踐行“數智財經行動方案”的重要舉措。

當前,全球範圍內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爲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速演進,推動社會進入以數據爲核心驅動力的數智時代。

2024年11月9日,以“數智時代財經高校面臨的戰略機遇與挑戰”爲主題的財經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大會上,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表示,理工時代的到來、財經紅利的消退,使財經高校面臨着全面轉型的壓力。

劉元春認爲,數智時代,財經呈現出新邏輯、新範式、新規律,財經知識創新的路徑也正朝着場景驅動轉變。數智化時代的財經高校的改革要建立在理解現代數智技術底層邏輯,通曉數字技術、數字社會、數字金融運轉新體系的基礎上展開。這就要求財經高校立足數智時代,依託中國數字場景對學科佈局做根本性的調整,重構教學培養方案,教學培養體系,爲迎接數智時代的到來建構與中國新實踐相適應的自主知識體系。

自2024年啓動高質量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改革十大行動方案以來,上海財經大學推動50餘個專業方向數智化轉型,開展數智化課程教材案例“三位一體”建設項目探索;以產教融合模式,聯合財躍星辰正式發佈首款推理型人工智能金融大模型:Fin-R1,着力打造國家級AI+財經教育創新高地。

爲支持人才培養數智化轉型,上海財經大學構建由教務部門、技術部門、師資培訓部門和學院建設主體共同組成的全方位支撐體系。以師資AI能力培訓與認證制度,提升教師AI素養與應用能力;設立專項基金資助課程建設,對於建設成效卓著的課程給予表彰獎勵,進一步激發教師參與課程體系建設的積極性與創造力。此外,學校還建立課程評估與反饋機制,確保課程內容的時效性與實用性,不斷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