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紐港策略奏效赫伯羅德H1淨利僅減2.29% 財測雖調整不確定性高

▲赫伯羅德上半年淨利僅減2.29%。(圖/取自赫伯羅德官網)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與馬士基航運共組雙子星聯盟的赫伯羅德航運,昨(14)日公佈上半年財報,淨利7.75億美元,僅年減2.29%,全年EBIT最低獲利從零調高爲2.5億美元,最高獲利則是自15億降爲12.5億美元。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指出,雙子星聯盟除了樞紐港策略成功,航線佈署多元化也是分散風險,穩定獲利的主要因素。

謝志堅指出,亞洲籍船公司亞洲-美國與亞洲-歐洲航線合計佔比在六成上下,歐洲籍船公司僅約三成多,在南北向與國際次航線都建立密集航網,因此在歐美兩大航線運價滑落時,亞洲籍船公司獲利表現居於劣勢。2023年貨櫃船公司在疫情紅利結束後,獲利衰退幅度偏高的都是偏重東西向航線的船公司。

上半年我貨櫃三雄長榮(2603)獲利年減18.20%、陽明(2609)年減62.35%、萬海年減39.42%。赫伯羅德如果單算貨櫃定期航線業務,上半年淨利則是年減24.47%。

赫伯羅德在2025年上半年的集團EBITDA爲1.9億美元、稅前利潤減少至7億美元,淨利7.75億美元。尤其是美國貿易政策的頻繁變化,導致需求和運費波動。此外,海港擁擠和紅海緊張的安全局勢也對營運產生了影響。

在貨櫃定期航線,今年上半年收入增至104 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運輸量增長11%至670萬箱(20呎櫃),高於去年上半年的610萬箱,主要受東西方貿易增長的推動。平均運價爲1400美元,高於去年的1391美元,EBITDA降至18億美元,EBIT降至6億美元,部分原因是新聯盟的啓動成本,但也與擁堵和總體通貨膨脹有關。

碼頭及基礎設施分部於2025年上半年實現銷售及盈利增長。EBITDA增至7900萬美元,EBIT增至3700萬美元。此外,今年3月收購了位於法國勒阿弗爾的CNMP LH的多數股權,進一步擴大了碼頭組合。

赫伯羅德執行長詹森(Rolf Habben Jansen)表示:「在動盪的市場中,我們大幅增加了運輸量,並在上半年以整體強勁的表現結束了今年上半年。我們的雙子星網絡有一個非常成功的開端,並在時間表可靠性方面爲我們的行業樹立了新標準。此外,我們在漢薩全球碼頭的進一步擴建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下半年,我們將繼續專注於質量和增長以及運營和商業表現,同時繼續優化我們的成本結構。同時,我們將竭盡全力幫助我們的客戶應對這種動盪的市場環境,我們希望更多的新貿易協定將使他們的供應鏈更具可預測性,」

鑑於2025年上半年穩健的業務表現符合預期,執行委員會調整了2025財年的盈利預測。集團EBITDA目前預計在28億至38億美元之間,EBIT在2.5億至12.5億美元之間。鑑於廣泛的地緣政治挑戰和波動的運費,該預測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