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策略-不確定年代下的理性投資策略
在不確定的年代,投資人很容易無所適從,任何未經證實的資訊均可能影響投資人心態,進而影響投資決策。圖/本報資料照片
川普2.0下全球陷入投資的不確定性年代川普總統自2025年1月迴歸白宮後,以急行軍之姿,簽下上百條行政命令。同時,其漫天喊價與捉摸不定的商界談判策略,套用在國家對外經貿關係上,讓全球金融股市陷入強烈不安與恐慌,全球金融市場宛如搭乘雲霄飛車般急殺又急拉。
盤點近三個多月市場波動主要原因,就是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嚇壞全球股市引發重挫,美國標普500指數在政策宣佈後兩個交易日累積下跌10.5%,臺灣股市在清明收假後面臨股市補跌,投資人對股市信心大幅降低,選擇脫手離場並將資金撤回。正當各產業企業家及投資人陷入不安,川普於4月9日宣佈,未採關稅報復的75國暫緩實施90天,期間徵收10%對等關稅。雖關稅政策大逆轉,刺激美股急飆,臺股也反彈4,000多點,但甩尾式政策急轉彎,已導致部分投資人出現融資斷頭的嚴重損失。
■不確定性年代任何未經證實的消息易造成羊羣踩踏危機
川普政策搖擺的不確定性,讓過去認爲「不可能」行徑成了「不排除其可能」,更加助長未經證實的假訊息、不實臆測資訊在市場上流竄,投資人也更容易相信併產生心理恐慌,進而做出衝動不理性的投資決策。過往對於個體在羣體中受到其他成員行爲影響而採取相似行動現象,稱爲羊羣效應,現今儼然成爲激烈的羊羣踩踏危機。
近日新臺幣猛烈升值,除有外匯禿鷹蓄意炒作,也因醞釀一小段時間新臺幣升值至13.3元的不實謠言,持續在媒體和市場上流傳,加上川普關稅戰的股市投資疑慮,中國拋售美債回擊關稅疑雲,甚或美國白宮顧問「百年零息美債」一說,美債也確實出現崩跌,導致股債雙殺。
就新臺幣而言,當前爲臺美關稅談判關鍵時刻,中央銀行並未積極出手干預震盪的外匯市場,遭市場解讀系來自美國談判給予的壓力。同時多家媒體報導韓國央行承認美國施壓貨幣升值,讓市場對央行及政府產生質疑,但經還原其原意後,證實「施壓」一說是子虛烏有。
由上面的例子可知,在不確定的年代,投資人很容易無所適從,任何未經證實的資訊均可能影響投資人心態,進而影響投資決策。但往往事後來看,當下所作的決策事後來頗有悔不當初之無奈。
■不確定性年代應有更加理性的投資思維
未來全球市場將面對更多且持續性的不確定性,也將使得金融投資的難度大幅提高。在此期間面對各種消息,尤其是農場資訊,投資人宜保持「停、辨、緩」三原則。收到市場各式消息後,1.先要停止衝動性的立即決策;2.先辨別資訊來源及其正確性,除媒體報導,應以長期具公信力的專家觀點做多方確認,若涉及政府機構決策,待官方正式公告爲宜;3.應放緩投資步調,不論投資個股或是期貨,在不確定投資年代,勿過度融資陷入斷頭風險導致慘賠身家。建議可考量選擇市值型ETF,另近期推出的主動式ETF與多資產ETF,也提供投資人更多元的選擇,可滿足達到風險分散與資產配置的需求,最重要的是在不確定的動盪金融環境下,是可以降低投資人恐懼下穩健的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