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前期 大腦會發出「超前預警」 症狀從鼻子開始
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在發病前5到10年,常會先出現嗅覺變差的情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嗅覺變差,小心腦袋出問題。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嗅覺可能是失智症的最早警訊,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在發病前5到10年,嗅覺功能就已遭破壞,提醒若嗅覺下降持續2周,或伴隨記性變差,應及早就醫,這可能是大腦發出的「超前預警」訊息。
黃軒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嗅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大腦深處的神經網路緊密相連。其中的嗅球像氣味的中樞處理站,把鼻子收集到的氣味信號送到大腦其他區域,藍斑核則透過神經纖維參與嗅覺調控,這些區域都是失智症早期會出現病變的部位。
黃軒表示,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很早的階段,在β-澱粉樣蛋白沉積、輕度認知障礙前的5到10年,嗅覺功能就開始下降,多篇縱向追蹤研究更指出,嗅覺測試異常,能預測5到10年後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要如何知道嗅覺在下降?黃軒建議可以用家裡常見的東西,測試不同強度和種類的氣味,測試時閉上眼睛,用單邊鼻孔測試,避免視覺或記憶干擾。若覺得香水、肥皂、檸檬皮的味道變淡或模糊,可能是嗅覺下降,如果連咖啡粉、蒜頭、洋蔥、芥末強烈氣味都聞不到,則可能爲嗅覺喪失。
黃軒提醒,嗅覺異常可能是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的早期警訊。若有以下4個情況,要及早就醫,這包括1.突然完全聞不到味道。2.嗅覺下降持續超過2 周,無法恢復。3.聞到的氣味與實際不同(嗅覺錯亂)。4.伴隨記憶力變差或生活習慣改變。
黃軒表示,嗅覺異常有可能是大腦的早期預警機制,提醒我們要更早注意失智症的風險,有相關家族史或年長者,更要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