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芯法說會/看旺2026年起成長 沈翔霖:有信心優於 HPC 市場 CAGR
世芯董事長暨總經理沈翔霖。聯合報系資料照
ASIC業者世芯-KY(3661)13日召開第2季法說會,總經理沈翔霖表示,雖然短期營運處於製程與產品轉換期,但公司對中長期展望高度樂觀,隨着3奈米設計案明年放量、ADAS晶片正式接單、2奈米專案啓動NRE認列,公司已建立扎實的成長基礎。他強調:「我們對2026至2029年的AI市場成長極具信心,有信心在高效能運算(HPC)領域的表現優於市場的平均成長率(CAGR)。」
沈翔霖指出,世芯目前與北美主要雲端客戶合作的3奈米晶片設計已順利完成驗證,預計2026年首季末進入量產階段,雙方亦已展開下一代設計合作。他表示,該專案將成爲公司2026年後營運重回成長軌道的關鍵,並有助於奠定未來數年的長線動能,公司對此保有「強勁且可持續的成長展望」。除了3奈米,公司今年也將開始認列2奈米設計案的NRE收入,持續與全球雲端服務供應商共同推進大型AI晶片專案,並強化與生態系夥伴的整合競爭力。
在車用市場方面,公司於ADAS晶片專案已有明確進展,終端客戶已下達晶圓訂單,預計自2026年起將成爲公司三大營收來源之一。沈翔霖表示,ADAS晶片的量產時程未有變動,下一代設計也已同步啓動。法人指出,隨着AI應用場景從雲端資料中心逐步擴展至終端裝置,車用與AIoT等領域將成爲世芯未來成長動能的重要延伸。
製程佈局方面,世芯表示,第2季已有逾八成營收來自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其中3/2奈米雖佔比僅5%,但未來數季將逐步放量,預計2026年起將明顯拉昇整體營收佔比。沈翔霖強調:「隨着N3量產開始、下一世代設計確立,我們預期未來幾年將展現強勁且可持續的成長曲線(strong and sustainable outlook)。」
面對日益升高的地緣政治風險,世芯也持續降低中國大陸市場曝險,第2季中國區營收佔比已降至個位數,並積極擴張日本、馬來西亞與越南工程團隊,預計2025年底東南亞人力將增至120人。此舉不僅提升海外技術支持能量,也爲未來大型專案執行與客戶信任奠定基礎。
沈翔霖表示,儘管今年第3與第4季營收預估與第2季相近,但獲利仍維持與去年相當的水準,並強調:「我們對AI市場充滿信心,隨着N3量產與下一代設計案到位,未來幾年將展現強勁且可持續的成長。」
世芯-KY第2季合併營收91.44億元,季減12.79%、年減32.68%;毛利率20.64%,季減2.52個百分點、年增1.68個百分點;營益率 12.59%,季減 1.66 個百分點、年增 0.44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13.23 億元,季減 9.64%、年減 16.64%;每股稅後純益16.36元。
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196.29億元,年減18.46%;毛利率21.99%,年增3.1個百分點;營益率13.47%,年增1.58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7.87億元,年減1.07%;每股稅後純益 34.4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