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規劃 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壯大實體經濟擺第一條

針對「十五五」產業規畫,大陸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24日表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被擺在戰略任務的第一條。(截自央視新聞)

大陸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24日出席「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擺在戰略任務的第一條,部署了4方面重點任務,包含了「固本升級、創新育新、擴容提質、強基增效」。

他表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前瞻佈局未來產業,包含推動量子科技、生物製造、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介面、具身智慧、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爲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些產業蓄勢發力,未來10年新增規模相當於再造一箇中國高技術產業

至於創新育新則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2024年「三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已超過18%。《建議》提出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太、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發展,這將催生出數個兆元級人民幣甚至更大規模的市場。

市場部分,鄭柵潔表示要建設強大國內市場,這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依託。《建議》提出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部署3方面重點任務,包含「拓展增量、提升效益、暢通循環」。

具體看到拓展增量,《建議》提出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於物和投資於人緊密結合,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擴大服務消費,推動商品消費擴容升級;保持投資合理增長,高品質推進「兩重」項目建設。

二是提升效益,大陸固定資產投資年度規模已達到50兆元人民民,但惠民生、補短板、育動能等任務還很重,必須把錢特別是政府資金更好用在發展緊要處,花在羣衆生活上。對此,《建議》提出優化政府投資結構,提高民生類政府投資比重,統籌用好各類政府投資,加強政府投資全過程管理等舉措。

三是暢通循環,《建議》提出統一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規範地方政府經濟促進行爲,統一市場監管執法,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等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