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我國市場交易電量較“十三五”翻了一倍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賈驥業)“十四五”時期,我國市場交易電量從“十三五”的10.7萬億千瓦時增長到23.8萬億千瓦時,翻了一倍還多;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從2020年的40%,提升到連續四年穩定在60%以上,大致相當於我們用的每3度電裡面就有2度是直接通過市場交易方式形成的。

今天,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在會上發佈了上述數據。李創軍表示,“十四五”開局以來,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取得了實質性跨越和突破性進展。

一方面,我國逐步有序建立起一個品類多元、功能完善的電力市場,今年還實現了跨電網經營區的常態化交易,真正讓“塞北的風點亮灣區的燈”;另一方面,我國構建起了以《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爲基礎,以電力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三大交易規則爲主幹,市場註冊、計量結算、信息披露爲支撐的“1+6”基礎規則體系,解決了以前各地市場規則碎片化、差異化的問題,在全國範圍內統一了電力市場的“度量衡”。

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在能源領域的關鍵落子和生動實踐。李創軍表示,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繼續用好市場“看不見的手”和政府“看得見的手”,用更優配置、更高水平的電力供應,促進實體經濟和新興產業發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