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能源答卷:每3度電就有1度綠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椰 北京報道
8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能源高質量發展成就。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在發佈會上表示,“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和非化石能源佔比等主要指標將如期完成。並從能源供應、綠色低碳轉型、能源科技創新、能源改革多方面介紹了“十四五”期間的能源成果。
【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能源高質量發展成就(圖源:國新網)
“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費目標將超額完成
“十四五”能源發展再上新階段。
王宏志介紹,“十四五”前四年,我國能源消費增量已達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預計五年新增用電量將超過歐盟的年度用電量。國家能源局加快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有效滿足了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2024年全國發電量超10萬億千瓦時,佔全球1/3,能源生產總量摺合約50億噸標準煤,佔比超全球1/5,保障了能源供應“量足價穩”。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十四五”期間,能源消費“含綠量”顯著提升。王宏志表示,“十四五”是綠色低碳轉型最快的五年。構建起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風電光伏每年新增裝機先後突破1億、2億、3億千瓦關口,實現臺階式躍升發展,發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能源消費“逐綠前行”,全社會用電量中,每3度電就有1度綠電。
全國能源消費中,非化石能源佔比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預計將超額完成“十四五”確定的20%目標,煤炭佔比每年減少1個百分點,這“一增一減”大大提升了經濟發展的“含綠量”。
“我們以供應結構的優化帶動消費結構加快調整,‘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目標是20%,去年已經達到了19.8%,今年預計可以超額完成這一目標。”王宏志說。
此外,我國出口的風電光伏產品,“十四五”期間累計爲其他國家減少碳排放約41億噸,爲全球低碳轉型作出了重大貢獻。
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我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王宏志表示,“十四五”以來,國家能源局紮實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可以簡要概括爲“兩優化、一升級”。
能源供應結構優化。國家能源局加大非化石能源電力的供應,推動非化石能源成爲新增電力供應的主體。過去4年,我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4%爲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截至今年7月,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已經達到了22.3億千瓦,佔總發電裝機的60.8%。過去4年,我國新增發電量的近六成來自非化石能源,2024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達到2020年的1.5倍。
終端用能結構優化。國家能源局深入推動工業、建築、交通等重點領域用能的清潔化、低碳化,持續提升終端電氣化水平。目前我國終端用能中,電能比重已經達到30%左右,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現在購綠色電力、開新能源車、用清潔取暖已經成爲大家的共識,人民羣衆綠色清潔低碳的用能方式日益普及。“十四五”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滲透率不斷提升,也加速推動了成品油消費量達峰。
傳統能源轉型升級。“十四五”國家能源局持續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煤電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已經有95%的煤電機組實現了超低排放。加快推進煤礦智能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已建成智能化產能佔比超過55%。積極推廣煤炭綠色開採,2024年煤矸石綜合利用率比2020年提高3.1個百分點。同時,積極推動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深度融合,積極推進二氧化碳驅油等低碳技術發展,2024年實現了二氧化碳注入量300萬噸,這有效促進了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的落地。
王宏志表示,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推動能源消費增量主要由非化石能源滿足,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更好發揮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對完成“雙碳”目標任務的支撐作用。
“十四五”以來我國新能源發展迅速,實現了高質量躍升發展。又呈現出怎樣的特點?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在會上介紹,總體來看可以概括爲四個更:更快、更高、更優、更大。
“更快”是發展速度更快。“十四五”以來,我國風光發電年度新增裝機進入了“億千瓦級”規模,連續跨越了11個億級臺階,合計裝機由2020年的5.3億千瓦增加到今年7月底的16.8億千瓦,年均增速28%,佔到“十四五”以來全國新增電力裝機的80%。
“更高”是電量佔比更高。“十四五”以來,我國風光發電量在全社會用電量的佔比由2020年的9.7%提高到2024年的18.6%,佔比年均提高超過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風光發電量1.15萬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比例接近1/4,比同期全國第三產業用電量、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都多,風光新增發電量超過了全社會用電量增量,新能源發電在電力供應中的貢獻越來越大。
“更優”是空間佈局更優。“沙戈荒”成爲“十四五”新能源建設的新陣地,新增裝機超過1.3億千瓦,昔日的不毛之地變爲了“能源綠洲”。海上風電成爲新引擎,新增裝機超過3500萬千瓦,爲沿海省份發展注入了綠色動力。分佈式光伏成爲新勢力,新增裝機超過4億千瓦,其中戶用光伏新增1.6億千瓦,全國有700多萬個家庭當上了光伏“房東”。
“更大”是全球貢獻更大。我國風電裝機規模連續15年穩居世界第一,光伏裝機連續10年穩居世界第一。2024年我國的風光合計裝機規模佔全球風光總裝機的47%,風光新增裝機更是佔到全球的63%,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這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