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察丨談判窗口將關,歐盟對美示強

畢振山

隨着7月9日美國對歐盟產品加徵50%關稅的期限臨近,歐盟與美國的貿易談判進入最後階段。歐盟與德國等方面近日表示,要做好對美採取更多關稅反制措施的準備。有分析人士認爲,由於歐美在諸多問題上存在分歧,雙方恐無法在7月9日之前達成一項全面的貿易協議,關稅爭端很可能會延續下去。

據英國媒體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幕僚長比約恩·塞伯特近日表示,在7月9日之前,歐盟內部需要協調好立場,做好對美採取更多反制措施的準備,以對美形成“切實威脅”。塞伯特說,希望歐盟成員國支持對價值950億歐元美國商品徵收一攬子關稅的方案,同時歐盟也準備採取對美國科技公司徵稅等措施。

歐盟發言人此前也表示,如果歐美談判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歐盟將保留使用反制手段的可能性。歐盟的立場得到德國支持。德國總理默茨強調,德國政府將支持對美採取更強硬的措施。

歐盟對美強硬表態之際,雙方的談判正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按照美方之前的表態,如果雙方未能在7月9日之前達成協議,那麼美國就將對進口自歐盟的產品徵收50%關稅。目前,美國對歐盟鋼鋁產品徵收50%關稅,對汽車領域產品徵收25%關稅,對幾乎所有其他商品徵收10%基準關稅。

今年3月以來,美國不斷加碼對進口產品徵收的關稅,對美出口大量商品的歐盟對此不滿,雙方隨後展開貿易談判。4月初,美國宣佈對歐盟徵收20%所謂“對等關稅”,後給予90天暫緩期。5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以美歐貿易磋商“毫無進展”爲由,威脅自6月1日起對進口自歐盟的商品徵收50%關稅。5月25日,特朗普與馮德萊恩通話,隨後同意將對歐盟徵收50%關稅的起徵時間從6月1日推遲到7月9日。

七國集團峰會期間,特朗普與馮德萊恩舉行會談,特朗普再次批評歐盟,要求後者“要麼提出一個好協議,要麼就得付錢”。歐盟委員會負責經濟事務的委員東布羅夫斯基隨後表示,歐盟正與美密集談判且“取得進展”。

根據多家媒體的報道,歐美在貿易談判中存在諸多分歧。在最初的談判中,歐盟有意在購買美國天然氣、武器和農產品等方面作出讓步,但不接受美國有關取消增值稅、削弱數字監管和稅收以及降低食品標準的要求。歐盟還提出實施配額制、簡化監管議程等措施,以促使美方降低乃至取消關稅。而在最近的談判中,美國已不再要求歐盟取消增值稅,但仍要求其停止徵收數字服務稅並取消一些非貿易壁壘。

有分析人士指出,儘管歐盟多有強硬表態,但其談判立場已經有所轉變。此前歐盟拒絕接受10%的基準關稅,且反對參照美英貿易協議達成歐美貿易協議。但歐盟談判代表近日承認,他們無法讓特朗普取消徵收10%基準關稅的決定,談判目標是減少美國對鋼鋁和汽車等領域徵收的額外關稅。德國總理分管歐洲事務的顧問米夏埃爾·克勞斯近日則向媒體透露,歐盟希望參照美英貿易協議與美達成共識。

據瞭解,美國和英國在5月8日宣佈達成新的貿易協議,特朗普和英國首相斯塔默在七國集團峰會期間又細化了這一協議。根據協議內容,美國同意對進口自英國的部分鋼鋁產品免徵25%關稅,且允許英國出口到美國的前10萬輛汽車僅支付10%的關稅。英國則同意削減非關稅壁壘,對美國牛肉、乙醇等產品放寬市場準入。

目前,歐盟已推出但未實施的對美反制措施包括對進口自美國的總額210億歐元產品加徵至多50%的關稅,計劃中的措施還有對價值95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徵收關稅、對美國科技公司徵稅等。不過,鑑於美國的關稅措施導致歐盟承受巨大經濟壓力,歐盟還是寄希望於7月9日之前達成協議。一旦美歐談判破裂,歐盟採取任何反制措施都需要徵得大部分成員國同意,到時各國能否保持一致立場尚難預料。

分析人士認爲,從歐盟官員的相關表態來看,歐美在7月9日之前達成全面貿易協議的難度不小,不過有可能達成一項基本的貿易框架。另外,也不排除特朗普再次“改口”,將加徵關稅的期限繼續推後,從而給歐美談判留下更多時間。無論如何,歐美在貿易和關稅問題上的爭端,暴露出雙方在經濟轉型和政策自主權上的衝突,而這一衝突今後很可能會延續甚至擴大。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