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察丨歐洲經濟面臨雙重壓力
畢振山
歐盟統計局2月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歐元區通脹率仍在繼續反彈。這意味着當前歐盟面臨增長停滯和通脹的雙重壓力。有分析人士指出,歐盟提升競爭力的計劃需要時間和資金,美國加徵關稅的威脅還沒有散去,這些都給歐盟的增長前景增添了不確定性。
根據歐盟統計局當地時間2月3日公佈的初步統計數據,歐元區1月通脹率按年率計算爲2.5%,高於2024年12月的2.4%,也是自2024年10月以來通脹率連續4個月上升。
從具體分類來看,歐元區1月服務價格同比上漲3.9%,食品和菸酒價格同比上漲2.3%,非能源類工業產品價格上漲0.5%,能源價格上漲1.8%。剔除能源、食品和菸酒價格的核心通脹率爲2.7%。
而歐盟統計局1月底公佈的數據顯示,經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後,2024年第四季度歐元區經濟環比零增長,其中德國和法國環比分別下滑了0.2%和0.1%。從2024年全年來看,歐元區經濟增長了0.7%,歐盟經濟增長了0.8%。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24年下降0.2%,爲連續第二年負增長。法國2024年GDP增長1.1%。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此前承認,歐洲經濟已“陷入停滯”,並且“短期內仍將保持疲弱”。不過歐洲央行認爲,當前歐元區通脹水平較高是因爲通脹導致的部分行業工資和價格調整存在滯後性。歐洲央行預計,歐元區通脹在2025年將回歸到2%的目標附近。
有分析指出,從歐盟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來看,能源價格反彈是歐元區1月通脹率上升的原因之一。進入冬季以來,歐盟的天然氣價格一度居高不下,今年1月1日後烏克蘭停止俄羅斯天然氣過境,使東歐一些國家陷入能源短缺危機。
回顧2024年,歐盟經濟整體呈現高開低走的態勢。2024年前三個季度,歐盟經濟均實現了環比增長,通脹水平也在持續下降,似乎即將徹底走出能源危機。然而進入第四季度後,歐盟經濟就顯露出增長乏力的跡象,各相關機構也紛紛下調對歐盟經濟的預期。目前歐洲央行預計2025年歐元區經濟增長1.1%,德國政府則預計2025年德國經濟僅增長0.3%。
爲了刺激經濟增長,歐洲央行自2024年6月起開啓降息週期。今年1月30日,歐洲央行將三大關鍵利率分別下調25個基點,存款機制利率、主要再融資利率和邊際借貸利率分別降至2.75%、2.90%和3.15%。降息的目的是鼓勵貸款和投資、刺激消費,但由於生活成本高以及對經濟預期悲觀,歐洲多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低迷,家庭儲蓄率處於高位。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基本克服通脹問題後,歐盟實際上又迴歸到了以前就面臨的一個困境,那就是缺乏新的增長極。以德國爲例,德國製造業曾經輝煌,但在能源危機打擊下很多企業不得不裁員或破產。而在新興產業競爭中,歐洲並不佔據優勢。
正因如此,歐盟在2024年多次強調要加強競爭力。1月29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競爭力指南》,承認由於生產力增長方面存在差距,歐洲在競爭力上落後於其他主要經濟體。爲此,歐盟在這份文件中提出了簡化行政監管、增強融資能力、促進技能提升和就業等一系列改善措施。
然而,提升經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需要大量投資,培育新興產業也需要時間。但是在投資問題上,歐盟各成員國的態度並不一致。一些國家面臨巨大的財政壓力,解決民衆的生活成本問題和財政緊縮是優先任務,能否拿出足夠資金投入新興產業尚難確定。歐盟內部也面臨發展不平衡問題,這可能影響到歐盟的統一行動。例如,一些國家至今仍反對歐盟制裁俄羅斯能源的措施,認爲這損害了歐盟經濟發展。
如果說提升競爭力是一個長遠的問題,那麼歐盟當下面臨的最大挑戰應該是美國威脅加徵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2月2日表示,計劃很快對歐盟產品加徵關稅。對於特朗普的表態,歐洲多國領導人予以強硬迴應,表示歐盟將團結一致應對挑戰,同時準備採取反制措施。不過,歐盟還是希望與美國合作解決這一問題。
分析人士認爲,美國是歐洲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歐洲各界普遍擔憂美國加徵關稅將對歐洲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在此情況下,歐洲領導人希望通過強硬表態爲關稅問題爭取餘地,美歐之間的談判將影響歐洲經濟前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出口之外,歐盟未來發展高科技產業、提升競爭力都可能會面臨來自美國的壓力和阻撓。如何在與美國的博弈中爭取主動,是歐盟需要思考的問題。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