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變同事!新北6師鐸獎得主 用愛與身教助學生成潛力股
新北今年有6位老師獲教育部師鐸獎表揚,堪稱大贏家。記者王慧瑛/攝影
新北今年有6名老師獲師鐸獎殊榮,教育局費心安排與6名老師有深刻生命交會的學生當神秘來賓,有學生已踏入教職,從師生變同事;有老師說,昔日同窗盯股票編號,他是關注學生學號,「但我這支股票一定賺錢,因爲教育是最好投資」。
教育局長張明文說,師鐸獎每年選出72個名額,他當年在教育部服務承辦過師鐸獎業務,知道評審過程有多難抉擇,獲獎者代表着典範與榮耀。今年教育局爲得獎老師訂做客製化保溫杯,代表「永遠保住初心」。
6名得獎者橫跨不同世代,各有不同教學風格,共同點是對學生付出愛與關懷,對教育熱情始終如一。
「慢一點沒關係,只要不停下腳步,就能走到屬於自己的未來。」這份信念,是三重修德國小校長陳俊生對特殊教育的堅持,他在鷺江國小服務期間,每天一早在校門口笑瞇瞇地對學生說早安,對自閉症學生尹天霖語多鼓勵,因爲校長的鼓舞,天霖變得有自信,目前在加油站當洗車場員工,從父母的擔憂,蛻變成全家人的驕傲。
天霖帶着花束現身記者會,讓陳俊生好驚喜,他說,在教育界36年,看到孩子的成長,是當老師最欣慰的事。
牡丹國小主任徐愛鈞也是今年師鐸獎得主,昔日學生江張纔在老師影響下也選擇教職,兩人從師生變同事,一起奉獻偏鄉教育,展現傳承力量。看到江張纔出現,徐愛鈞喜極而泣,她勉勵江張才說「我們一起成爲偏鄉的一顆星,給偏鄉孩子更多愛」。
「在別人眼裡,我曾經是個問題學生。」全國技藝競賽金手獎得主黃奕儒談起高中時期的轉折,最感謝瑞芳高工老師翁明郎當他的引路人,他形容,翁明郎就像他在瑞芳的爸爸,對他展現包容。黃奕儒拚上北科大土木工程系,離夢想更近了,讓恩師與有榮焉。
淡水高工鄭煒儒年僅44歲,和學生李嘉峻互動亦師亦友,李嘉峻高中時是「常態性中午纔到校」的翹課生,鄭煒儒回顧說,他曾對李破口大罵,要求李對每一堂課態度不能有差別心,透過陪伴與互信,引導找到人生目標,目前是臺師大碩士班學生,鄭煒儒在同一研究所攻讀博士,師生成了學長學弟。
鄭煒儒笑稱,親友關心股票代號起伏,他關注的是學生學號,他始終相信,教育是最好的投資。
中港國小老師林涵容則用繪畫陪伴離異家庭的王同學,幫助她克服學習障礙,走出自卑與低潮,一幅寒假作業的財神爺作品,在老師從草稿、比例到人物動作的耐心指導下,初試啼聲就脫穎而出獲獎,不僅開啓學生的天賦,也成爲改變人生的起點,助學生走出陰霾。
王同學今天現身給老師驚喜,林涵容幾乎淚崩,她擦乾眼淚對學生說「希望繪畫可以帶給您一輩子的自信」。
體育領域同樣有教師溫暖的身影。三多國小江彥麟老師培養無數的躲避球選手,爲學生爭取比賽機會、假日陪練,也設計訓練菜單,幫助學生走過低潮。他常勉勵學生,冷靜選擇該接的球,不要輕易漏接,這句話,不只適用在賽場,也能應用在人生每一次的挑戰。江彥麟用行動證明,一位好教練不只是教會球技,更是點亮人生的明燈。
三多國小老師江彥麟培養不少躲避球好手,學生朱雅琦和他相識15年,師生情誼深厚。朱雅琦現身給江彥麟驚喜。記者王慧瑛/攝影
全國技藝競賽金手獎得主黃奕感謝瑞芳高工老師翁明郎當他的引路人,他形容,翁明郎就像他在瑞芳的爸爸,對他展現包容。黃奕儒拚上北科大土木工程系,讓恩師與有榮焉。記者王慧瑛/攝影
今年教育局爲得獎老師訂做客製化保溫杯,代表「永遠保住初心」。記者王慧瑛/攝影
新北今年有6位老師獲教育部師鐸獎表揚,堪稱大贏家。記者王慧瑛/攝影
牡丹國小主任徐愛鈞是今年師鐸獎得主,昔日學生江張纔在老師影響下也選擇教職,兩人從師生變同事,一起奉獻偏鄉教育,展現傳承力量。記者王慧瑛/攝影
三多國小老師江彥麟培養不少躲避球好手,學生朱雅琦和他相識15年,師生情誼深厚。記者王慧瑛/攝影
新北今年有6位老師獲教育部師鐸獎表揚,堪稱大贏家。記者王慧瑛/攝影
王同學今天現身帶給老師驚喜,林涵容幾乎淚崩,她擦乾眼淚對學生說「希望繪畫可以帶給您一輩子的自信」。記者王慧瑛/攝影
自閉症孩子尹天霖現身帶給陳俊生校長大驚喜,尹展現自信談他眼中的校長,表現落落大方。記者王慧瑛/攝影
自閉症孩子尹天霖現身帶給陳俊生校長大驚喜,尹展現自信談他眼中的校長,表現落落大方。
新北今年有6位師鐸獎得主,教育局今安排與得獎者生命中有過深刻交會的學生當神秘嘉賓,現身談他們眼中的老師,學生出場前,主持人提供幾道提示資訊讓老師猜。圖左爲瑞芳高工老師翁明郎。記者王慧瑛/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