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藍營主席世代之爭 關鍵四條件(鈕則勳)
根據最新針對國民黨員所做的民調顯示,若立即投票,鄭麗文(左)支持度最高爲22.2%,郝龍斌(右)以20.5%緊追在後(中時資料照合成)
國民黨10月改選黨主席,15日起領表登記,目前以前臺北市長郝龍斌、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及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媒體人趙少康最具實力。由現今可能人選來看,這次主席選舉屬世代之爭,衆選將雖各擅勝場,但若以爭取年輕選票、擔任「造王者」、鞏固藍白合及統領立院黨團與其分進合擊這四個前提條件來看,目前浮現之人選或仍力有未逮。
根據艾普羅9月12日到13日針對國民黨黨員所做的最新民調顯示,以鄭麗文22.2%的支持度最高,郝龍斌以20.5%緊追在後,羅智強18.7%,張亞中5.3%暫居第4,但有26.8%受訪者仍未表態,是選情變數之一;而郝龍斌與媒體人趙少康將於這兩天進行民調,決定誰代表出戰,未來若由趙少康出馬,情勢或有不同,是第二個變數。
目前的參選人之中,鄭麗文與羅智強屬於中壯派,兩人都口才辨給並具議題操作能力,也常參與政論節目討論,攻防戰力強,羅更是現任立委且挺過罷免,實力更拉昇。羅鄭兩人不論誰當選,都凸顯國民黨全面世代交替,加上同是中壯派的臺北市長蔣萬安及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兩大明日之星,還有在立院及縣市議會很多30多歲的新生代,外界對國民黨應有全面年輕化的印象,當然有利開拓年輕選票。
遑論之前黨部「萊爾校長」系列影片深獲好評,日前綠營新生代到黨中央踢館,黨發言人也漂亮反擊,這些操作都出自年輕幹部之手,更會升高外界對藍營年輕化及戰力升級的期待,倘能再適時選出中壯派且相對年輕的黨主席,呼應外界期待,對藍營來說當是好事一樁。
但以輩分而論,這對郝龍斌、張亞中或趙少康未必公平,畢竟郝擔任過臺北市長及立委,形象正派且有親和力;張亞中善於理論建構,也能直指國民黨缺乏核心論述的盲點;趙少康更不用說了,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擔任侯友宜的副手,攻擊火力強,口才邏輯一流,又組建「戰鬥藍」,給許多年輕政治人物舞臺,無怪乎有民調顯示,趙若出馬,將以29.9%的支持度領先鄭麗文、羅智強二人,具當選架勢。
只是以現階段來看,國民黨黨員年齡平均較年長,未必全然呼應整體社會的形貌,從艾普羅民調的年齡交叉分析來看,或也能看出郝、鄭、羅3人的優勢與限制。例如郝只受75歲以上黨員青睞,鄭、羅在年輕及中壯族羣互有勝負,但對資深黨員的號召力不如郝,郝則無法訴求年輕及中壯黨員,凸顯出3人在跨年齡的號召力上都有侷限。
若以這屆黨主席應訴求年輕及中壯族羣支持,以擴大選票的任務來看,羅、鄭確有利基,相信他們也願意擔任無私的「造王者」並鞏固藍白合;郝在訴求年輕和中壯選民與藍白合議題上稍嫌弱勢。但若以能統領立院黨團,與其分進合擊這項條件來說,郝或趙因有較高輩分,資深立委及黨團三長也得埋單,或又稍勝於鄭與羅,以戰略攻防見長的趙雖也能統領黨團,並願意擔任造王者且鞏固藍白合,但訴求年輕選票這部分能否給力或有懸念。
總之,各方競逐雖都各擅勝場,但可惜的是並無人能符合前述四條件,在此情況下,或只能退而求其次,從能符合獲取年輕選票、造王者及鞏固藍白合爲考慮的首選,以穩中求勝。(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