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藍白聯手戰獨裁 啓動變局(何振盛)
國民黨26日在凱道舉行 「反綠共、戰獨裁,凱道一起站出來!」活動,大批民衆參與。(中時資料照,姚志平攝)
4月26日,25萬民衆齊聚凱達格蘭大道,高喊「反綠共、戰獨裁」,這場由藍白攜手發起的巨浪,不僅震撼了臺灣政壇,更徹底撕破了賴清德政府自詡「民主燈塔」的虛假面具。這不僅是一場抗議,更是一場累積9年的憤怒總爆發,是民意對民進黨傲慢濫權的猛烈清算。
面對民衆怒吼,賴清德卻選擇了最懦弱、最失格的迴應。他以一句「要戰獨裁應該到天安門去」試圖轉移焦點、淡化民怨,還自鳴得意地說「臺灣能辦集會就證明不是獨裁」。如此拙劣的詭辯,不僅完全迴避了人民對民主制度腐蝕的深層憂慮,反而赤裸裸地暴露了他的心虛、無能與冷血。
人民質問的是,這個政府是否還尊重民主精神,而不是單純「能否上街」。賴清德用最低標準爲自己開脫,還將矛頭轉向北京,卻怯於面對自己濫用司法、打壓異己的獨裁行徑。當一個國家領導人,在面對怒海民意時,只剩下扣紅帽、打統獨牌的本能反應,他早已失去了真正的道德正當性。這種輕蔑與逃避,只會加速激怒更多中間選民與年輕世代,讓原本觀望的人們毅然轉身。
426這股民怨之所以能爆發成滔天巨浪,絕非偶然。高房價、低薪、治安崩壞、詐騙橫行、司法雙標、言論審查、以司法打壓異己等,進黨執政近9年來,累積的民怨已如火山般壓抑到極限。曾經高舉民主旗幟的民進黨,如今早已墮落爲權力的掠奪者,背棄了人民的信任。
然而,何以賴清德依然選擇這種「強硬+嘲諷」的敷衍方式來回應藍白凱道大集會?其目的無非是鞏固其深綠與偏綠的基本盤以催出罷藍的選票,讓綠營的大罷免獲利豐收,以此翻轉立法院的劣勢。因此他的反擊是故意把焦點拉回「中國=獨裁」這個熟悉敘事,除了激起基本盤的防衛心理並強化對綠營的支持外,更透過對比避免或淡化「民進黨=獨裁」這個標籤被貼牢,進而對其執政威信造成長期傷害。
而這種以臺獨爲盾牌、以民主爲口號,卻暗行獨裁之實的操作,終將付出沉重代價。對中間與年輕選民而言,賴清德的虛僞與傲慢正成爲反抗的燃料。對於大罷免而言,反而更因此刺激罷綠與反罷藍人民的情緒,而催出反制的選票。更何況這種「強硬不認錯」的賴桑模式一用再用,很可能會讓社會撕裂感加重,進而導致綠營在明年地方選舉重挫,並間接促使在野力量進一步壯大。
然而,要真正推倒這座傲慢且腐敗的綠色高牆,藍白兩黨必須痛定思痛、捐棄成見、放下短期私利,真正走向團結合作。藍白若能把握這股民意巨流,從罷免到國會、乃至2026地方選舉,全線聯手出擊,不僅能削弱民進黨的統治基礎,更有可能迎來2028年的政權輪替,終結這個以「抗中保臺」爲遮羞布、內部卻腐敗獨裁的僞善政權。
歷史已經發出警訊:臺灣人民不再盲從政黨,不再容忍背叛。誰真正聽見民意,誰才能走向未來;誰繼續操弄仇恨、壓制異聲,誰就必將被人民與歷史無情拋棄。
426,只是開始;賴總統若繼續獨裁路線不悔改,緊接着,還有520後的全民罷免賴清德行動,真正的變局,纔剛剛啓動。(作者爲佛光大學樂活產業學系教授、臺灣對外關係研究暨發展協會副理事長、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