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賴政府自我退縮的外交(徐勉生)

外交部宣佈,賴清德總統已指派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特使,前往教廷出席教宗喪禮。陳建仁曾獲教宗頒發宗座科學院院士證章。(駐教廷大使館提供)

梵蒂岡是我國目前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但此次賴總統指派無官職的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前往梵蒂岡參加教宗方濟各的喪禮。對比時任總統的陳水扁曾親自參與前教宗的追思彌撒,遭外界批評是外交「降級」。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則表示,陳建仁見過教宗6次,感情的考量是最重要的,應該是目前對梵蒂岡表達我方懷念的最佳人選。

此外,我國駐美代表俞大㵢23日接受美國福斯電視臺訪問,被問及中國屢屢在臺海軍演,如果中國犯臺,是否認爲美國會協防颱灣?俞大㵢表示,若中國大陸入侵,「我們會自己滅火」。此言遭到藍委馬文君質疑,爲什麼一定要講到打仗這一步?

這兩件事毫不相關,卻同樣凸顯當前民進黨政府的外交作爲荒腔走板。現在的外交是該做的事不做,不該講的話隨興講。賴總統應該把握機會親自參加教宗喪禮;而俞大㵢則不應對假設性的問題草率發言。

教廷是我國目前僅存的12個邦交國之一,也是位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對我整體外交局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於教廷不是世俗國家,國情與一般國家截然不同,我政府在維繫與教廷邦交上的着力點十分有限,必須有獨特的作法,並把握適當時機做出最有效的作爲。

近年來,教廷積極謀求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教廷的着眼點是希望北京停止迫害忠於教廷的地下教會。因此在與我政府往來時都試圖避免刺激北京。例如目前僅由參事銜臨時代辦常駐臺北。除此之外,教廷也不希望我總統專程前往梵蒂岡訪問。我方也一再配合。

但在特殊時機,我政府還是能安排總統前往梵蒂岡,教廷也能接受。例如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分別參加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喪禮,與方濟各就職典禮。因爲這是特殊的國際性場合,不會凸顯雙邊關係的政治意涵,我總統前往梵蒂岡並不涉及教廷與中國的關係,不致造成教廷的困擾。

有學者認爲方濟各生前致力改善與北京的關係,若賴清德執意前往,無疑會使方濟各的努力功虧一簣,造成中梵關係發展就此冷卻,反而對臺梵邦交關係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此一觀點值得商榷。

首先,從外交觀點來看,教廷爲我邦交國,既然當年馬英九曾參加方濟各就職典禮,賴清德前往參加教宗喪禮就合情合理,完全符合外交禮儀,也更能凸顯我與教廷的情誼。賴清德自我退縮,反而令人不解。

其次,教廷確實希望與陸方改善關係,但在北京堅決反對雙重承認的前提下,情勢對我極爲不利。一旦中梵達成協議,必將損及我與教廷邦交。這是我方必須預先防範,並做因應準備的嚴肅課題。如果賴清德前往梵蒂岡會造成中梵關係發展就此冷卻,豈不是對我更爲有利?

更重要的是,教廷與中國大陸關係發展的主要障礙是宗教議題,包括中共政權對宗教的控制、對境外勢力的排斥,以及大陸地下教會與愛國教會共融的難題。我與教廷的邦交不會因爲賴清德參加教宗喪禮而受到影響。

賴清德可以政治任命非職業外交人員出任外交首長,但遇重大事件也應徵詢職業外交人員的意見。現職職業外交人員也應該發揮外交專業,謹言慎行,避免曲意奉承被民粹操弄的政治氛圍,做出有違外交慣例的作爲。

(作者爲退休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