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賴赴梵受阻 外交成績單不及格(徐勉生)

賴清德在面對教廷與大陸兩方都不討好的情形下,想要出訪梵蒂岡自是難上加難。(圖/本報系資料照)

繼錯過已故教宗方濟各的喪禮後,賴總統參加新任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的希望再度落空。教廷爲我邦交國,但賴總統卻踏不上梵蒂岡的土地,只能指派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而且連外交部長也未能出席,只由次長吳志中陪同,凸顯賴政府外交政策的失敗。

良十四世獲選新教宗時,賴總統除了向新教宗祝賀外,我政府也表示希望賴總統能親往梵蒂岡參加就職典禮。但賴總統此次仍指派陳建仁參加良十四世就職典禮。教廷爲我邦交國,依照外交慣例,賴清德理應到場祝賀,可惜受到主客觀因素的限制,賴清德終究無法前往梵蒂岡參加盛典。

陳水扁擔任總統時,曾前往梵蒂岡參加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喪禮,賴清德卻無法參加方濟各教宗喪禮,這是因爲時空環境不同。陳水扁在任時,教廷雖然一再向中共示好,但也知道改善雙方關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在與臺灣往來時並不會有太多顧忌。然而如今教廷已與中共達成主教任命協議,雙方進一步改善關係指日可待,在這關鍵時刻,當然不希望受到賴清德因素的干擾而節外生枝。這是賴清德在方濟各教宗喪禮缺席的關鍵因素之一。

陳建仁日前代表我國出席教宗方濟各的喪禮時曾表示,新教宗就職典禮當然很希望邀請總統、副總統或外交部長去,但如今賴清德親訪的希望再次落空,不過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良十四世深獲前教宗方濟各信任,是方濟各教宗堅定的支持者,獲選後發表公開講話時呼籲全世界「搭起橋樑」,爲「所有人」實現和平,希望能協助天主教教會爲「這個世界的暗夜」帶來光明,更宣稱會繼續秉承方濟各的願景和改革。

方濟各教宗在世時,極爲關切中國大陸天主教地下教會教友的處境,因此致力與大陸官方溝通協商。良十四世作爲方濟各的繼任者、堅定的支持者,勢必將致力實現方濟各的遺願。在教廷心目中,大陸地下教會還處在暗夜中。良十四世強調「搭起橋樑」,爲「這個世界的暗夜」帶來光明,正好可以對應到中國大陸。教廷並沒有棄臺灣教友于不顧,但是當務之急是在得來不易的現有基礎上,繼續深化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在此大框架下,只好請賴清德以大局爲重。

另一方面,賴清德赴梵受阻,也受到兩岸關係的影響。陳水扁在任時,兩岸關係雖然不睦,但陳水扁在就職時提出「四不一沒有」,使兩岸之間還保有一絲轉圜的空間。大陸雖然不願陳水扁參加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喪禮,但也沒有強力阻擾。

馬英九繼任總統後兩岸關係轉趨和睦,更重要的是兩岸之間建立了外交休兵的共識。因此當馬總統有意偕夫人一同參加方濟各教宗就職典禮時,教廷毫無顧忌地請義大利外交部核發簽證,使馬總統順利完成訪梵之旅。

然而賴清德不但否認兩岸同屬一中,還自稱是「務實的臺獨工作者」,直接挑戰中共底線。日前在提出「賴17條」後,更指稱中國大陸爲「境外敵對勢力」。在此情形下,北京藉各種機會反制賴清德,在國際場域阻絕臺灣是必然的。

賴清德在面對教廷與大陸兩方都不討好的情形下,想要出訪梵蒂岡自是難上加難。對於我歐洲唯一的邦交國,馬英九能出訪,賴清德卻不能,在賴總統就職1週年的政績上,外交可說是交出了不及格的成績單。

(作者爲前外交部歐洲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