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抗惡罷 目標在賴清德(練鴻慶)
臺北市長蔣萬安所提的「倒閣」,能不能拯救國民黨仍是個問號,但絕對會讓民衆黨雪上加霜。(趙雙傑攝)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民衆黨主席黃國昌22日舉行「把民主還給臺灣」在野領袖峰會,朱立倫傳達出國民黨不會拋棄戰友的訊息,黃國昌也表示會出席426凱道遊行,執政黨的司法壓迫反而強化了在野陣營的團結。
也就在1年多前,藍白還在總統選舉中獲得6成選票,國會過半,如今卻是民衆黨前黨主席柯文哲身受羈押,國民黨立委被罷免追殺,藍白已是脣齒相依,沒有各自跟民進黨單挑的本錢了。
國民黨和民衆黨的DNA不同,這也顯示雙方支持者有最大的互補性,藍營支持者穩健踏實,白營支持者有創意及熱情,26日的「反綠共、戰獨裁」凱道集會活動,若能成功展現藍白匯流的能量,對於接下來的罷免投票,國民黨可說是立於不敗之地。
至於臺北市長蔣萬安所提的「倒閣」,能不能拯救國民黨仍是個問號,但絕對會讓民衆黨雪上加霜。無論從臺灣的民主、在野結盟,乃至國民黨立委的角度看,倒閣這個選項有其邏輯矛盾之處。
首先,倒閣後要不要解散國會重選,還是由總統決定。如果大罷免對國民黨不利,也就表示對民進黨有利,那就算倒閣,賴清德大可不要解散國會,繼續執行大罷免。
其次,假設真的解散國會重新改選,而改選之後又是在野佔國會多數,民進黨當然會再發動下一次大罷免。易言之,有民進黨的國會少數,就有在野陣營的罷免壓力,難道在野陣營要爲了擔心罷免,從此不敢選到國會多數?
再說,如果國民黨不顧民衆黨的生存,要與民進黨聯手推動倒閣、改選,那等於是藍綠聯手滅白,民衆黨支持者必然心寒。失去白營支持者的奧援,國民黨能單獨選贏民進黨嗎?解散國會之後的改選,很可能是民進黨大勝,而且「藍白分」還會延續到2026、2028選舉,對藍營縣市長候選人不利,也對2028的在野總統候選人不利。
因此,要抵抗民進黨的「惡罷」,還是要把議題拉到國政高度。民進黨利用側翼、議員去騷擾藍委,國民黨就應該把炮火猛烈攻向賴清德。過去一段時間,有部分藍委擔心自己「仇恨值」太高,因此退居到輿論第二線,但仇恨值是兩面刃,會同時催出罷免、反罷免的投票率。
以往的事實證明,「冷處理」對民進黨是沒用的,只要兵強馬壯的民進黨想,就一定可以過罷藍委的第二階段連署,要達到25%的罷免門檻也不是難事,因此藍委當前的挑戰是,要怎麼把不同意罷免的票催出來。答案只有3個,賴清德、賴清德、賴清德!
今日的民進黨,已經親美親到不顧國家利益,護國神山臺積電在美國的壓力下就要變成「美積電」了。臺灣要安全,就是要把臺灣的利益跟美國的利益牢牢綁在一起,賴政府卻是反其道而行,讓臺灣的風險儘量不要影響到美國,那川普又有何誘因保護臺灣?
要回應川普的關稅壓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川普看到,除了美國,臺灣還有什麼牌。朱立倫說臺灣要「分散市場、擴大市場」,黃國昌說要親美,就要跟美簽訂FTA,這都是貿易談判該有的姿態。再怎麼親美,臺灣也不能親到只有美國一個籃子,而被予取予求。
只要讓人民清楚瞭解賴政府的施政無方、司法迫害、摧殘民主,「大罷免」最後還是會還在野陣營一個公道。
(作者爲臺灣新故鄉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