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報社論/九三閱兵展現中國無敵軍力?
北京九三閱兵已過去三週,海內外仍議論不休。有人認爲,閱兵是中共形式主義展現,軍容壯盛、精神矍鑠未必等於實際戰力;另有人認爲,共軍展現強大軍力,尤其幾樣新武器亮相,霸氣外露,預示中國主導未來戰爭的決心和籌碼,將奠定未來50年「世界最強軍事霸權」地位,輾壓美軍。哪種看法正確?是愛國情懷的展現,抑或是民族主義的空想?
中共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西方媒體報導僅持續一兩天就銷聲匿跡,而報導角度都以震撼、焦慮和擔憂中國新武器威脅爲主,包括核導彈、超高音速導彈、雷射武器、無人潛航器和反艦導彈領先美國,美媒坦承美國無法像二戰時大規模生產武器,擔憂中國軍力超越美國。
中國大陸「愛國」輿論充斥鼓吹戰爭、稱霸世界的聲音,尤其針對臺灣,武統聲音高漲。有評論認爲,透過閱兵甩掉中國人歷史屈辱,正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體現,將威嚇美國領導的反中陣營,不敢對中國動武;並研判中國未來不可避免要介入一場戰爭,必可藉此徹底改變人類戰爭形態,一舉奠定50年至100年中國是世界最強軍事大國地位。
不少人認爲,九三閱兵展示東風61、東風5C、驚雷1(JL-1)等戰略導彈威力,保證中國可仿效美國35年前「沙漠風暴」戰爭僅用42天,就擊敗中東擁有最強大軍力的伊拉克,美軍僅犧牲100多人;如今中共發展出三位一體核打擊戰力,可覆蓋全球,無人機艦部署和演算法發展出戰爭新模式,美國再也不敢招惹中國。
對比美軍近年B-2隱形轟炸機、F-35和F-22戰機等多次飛越半個地球,實施遠程戰略打擊,結合衛星、加密數據鏈和覆蓋全球的C4ISR(指揮、管制、通信、情報和戰場感知系統),所謂中國發展出新戰爭模式之說太誇張,更不知何來奠定世界50年最強軍事大國說法?只會紙上談兵,宣稱能壓制全球首強的美軍,顯得太自信樂觀。
西方國家再無法忽視中國軍力,不會與中國輕起戰端,也難忽略用軍事實力作爲外交籌碼,都是事實。但全球公認,美國軍費和軍事科技、軍力都領先中國數十年,多兵種聯合戰鬥經驗,更是中國所欠缺,衡量各國軍力不是以分列式步伐、紀律森嚴和肅殺氛圍作標準,閱兵表演無法真正衡量美中兩軍實力。
中國軍力已超越美國之說,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僅用印度和巴基斯坦數月前空戰6:0戰果,根本無法比較美中實戰能力高低。中國軍艦數量雖領先美國(中國約350艘至405艘,美國約287艘至291艘),但美國航母、戰機、戰鬥直升機、轟炸機、核彈數量或先進導彈等都比中國多,技術和經驗優於中國,雙方沒有交戰很難檢驗。
利用閱兵提振內部士氣,轉移民衆因經濟下滑引發的不滿,確實有用;但藉閱兵鼓吹武統、針對臺灣,就是中華民族的大不幸。戰爭的可怕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體會:震耳欲聾的爆炸、燒焦氣味,夾雜傷亡者的鮮血腥味、斷垣殘壁中空氣充滿死亡氣息,每一張年輕士兵面孔都是父母的至親骨肉,卻成爲砲火下的祭品,烏戰絞肉機的殷鑑就在眼前。鼓吹戰爭的人無論目標多神聖,都是冷血、殘酷的反人類言論,能獨立思考看閱兵,除了看到某方面的進步,也須看清問題本質,否則自己和子孫同胞都可能承受苦果。
中國抗戰已過去80年,中共並非抗戰主力,蔣介石領導的國軍纔是;一個民族如只利用戰爭歷史和屈辱來達成政治目的,轉移內部矛盾、鞏固政權,就和潮流格格不入。中共花費巨資閱兵,反而加深西方「中國威脅論」論據,強化美國遏制中國的動力,也加速東亞軍備競賽,美軍強化部署菲律賓、日本和西太平洋,中、俄、北韓、伊朗等藉閱兵結合,共抗美國,都成這場閱兵的重要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