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即買即退”紅利,提升文旅消費國際競爭力(專家談)

■ 受訪專家: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副會長、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院長 範 周

中國全面實施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既是提振入境旅遊、擴大服務貿易的戰略舉措,也是以消費升級助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實踐。

國際經驗表明,退稅效率直接影響旅遊消費決策。中國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從部分城市試點推廣至全國,將從產品升級、消費環境提升、擴大服務貿易規模、樹立文化交流新形象等多個角度利好文旅領域發展。

從優質產品打造角度而言,在供給側,獨特性、文化性、體驗性產品將會有更多的市場空間,加快中國文旅消費從“門票經濟”“基礎消費”向“品質消費”“精神消費”升級。在消費側,通過消費鏈條延伸,形成“購物—體驗—服務”閉環。文旅市場將更加註重產品質量管控,促使整個文旅領域向規範化、品質化發展,從而有利於提升中國文旅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

從消費環境角度而言,與傳統離境退稅的辦理流程相比,“即買即退”最大的特色和亮點在於將傳統離境退稅的“事後補償”升級爲“購物激勵”,讓境外旅客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消費的經濟實惠與便利化,這將爲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創造有利條件。同時,爲了配合政策落地實施,各地也持續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服務型消費生態等方面下功夫,助力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等發展目標。

從帶動效應角度而言,一方面將進一步擴大旅遊貿易規模,另一方面將有力促進“文旅+”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延長文旅經濟鏈條。2025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擴大內需、提振消費作爲今年的首要任務,在此背景下疊加美國濫施關稅等外部環境的多重因素影響,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成爲重要路徑。2024年,中國共接待入境遊客1.3億人次,在入境遊消費方面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從文化交流角度而言,“即買即退”政策有助於進一步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文化場館、旅遊景區、文創產品、非遺體驗等新場景、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新科技都將成爲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境外旅客購買的不僅是商品和服務,更是附着其上的文化價值、創新價值。

隨着中國簽證便利化政策頻出、國際航線持續恢復、文旅新場景和新業態不斷涌現,疊加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的全面推廣,中國入境旅遊消費市場前景廣闊。爲充分釋放“即買即退”政策紅利,未來還應在政策配套與解讀、跨部門協同配合、人才素養提升、市場環境綜合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將短期消費刺激轉化爲長期競爭力,推動中國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王慧瓊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