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信箱“已讀亂回”折射不實之風

原標題:市長信箱“已讀亂回”折射不實之風

舉報詩詞大會決賽,收到的回覆卻是“工程款拖欠”,近日,一市民將自己遇到的市長信箱“已讀亂回”現象發到網上,引發廣泛關注。目前,當地已就此事發布情況通報,稱已依規對相關責任人問責處理。

“聽民聲、解民憂、聚民智”,市長信箱是政府密切聯繫羣衆、收集羣衆意見建議的重要渠道。羣衆通過這一渠道反映問題、表達訴求,本期望得到重視與迴應,“已讀亂回”無疑辜負了這份信任。表面看,這是工作人員操作上的小失誤;往深裡究,則是工作作風不實所導致的結果。

當前,有個別工作人員和部門,對羣衆訴求缺乏敬畏之心與責任意識。“張冠李戴”式的回覆背後,是工作人員將處理羣衆信件視爲機械任務,敷衍塞責、消極應付,既未認真閱讀羣衆訴求,也未對回覆內容嚴格把關,致使工作流於形式。同時,內部監督與審覈機制也存在漏洞,責任鏈條沒有完全繃緊,工作作風渙散。如此種種,皆是“不實”的具體體現。

當前,全黨正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一個重要目標就在於涵養優良作風。檢驗作風,關鍵就看爲民服務實不實。這個“實”字,應當彰顯在俯下身子、認真調研的姿態上,應當彰顯在不推諉、不敷衍、不拖延的行動中。只有坦誠面對羣衆質疑,才能改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只有切實解決羣衆訴求,才能樹立起政府的公信力。

“已讀亂回”,是一記警鐘。對當地而言,問責處理直接責任人不是終點,更要以此爲契機,對相關工作流程等進行有效整頓。一方面,要完善工作機制,從信件接收、辦理到回覆,每個環節都要明確責任、強化審覈,杜絕類似低級錯誤再次發生;另一方面,要切實加強作風建設,確保各級領導幹部、工作人員沉下心來,牢牢記住羣衆之事無小事。

市長信箱,收到的是“疑惑”或“吐槽”,承載的是信任和期待。能否把事情辦到人們的心坎上,直接關係到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認同感。近年來,很多地方都推出了“人民來信”“領導留言板”等服務,總體上看,“已讀亂回”是個例,“精讀細回”仍是主流。如何繼續發揮好這類服務的溝通作用,也值得各地共同認真思考、謹慎對待。

作風實不實,羣衆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期待各地都能從這一事件中汲取教訓,把作風建設落實到工作的每一處細節,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迴應羣衆期盼,讓羣衆看到政府的擔當與誠意,感受到政府爲民服務的溫度。(王瑞琳)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