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波動大 國銀教戰Q2股債並進
中國信託銀行指出,延續去年提出的「防守反擊」思維,第二季建議投資軸線從「強者獨強」轉換成「多點開花」。過去兩年,股市高度集中特定科技類股,然隨着關稅、國際地緣等議題發酵,資金焦點將轉向受惠政策的國防、金融類股,或如歐洲等具估值優勢的區域,尋找價值機會,投資人宜降低投資標的集中度,以優化配置捕捉輪動機會。
國泰世華銀行認爲,可着重對美國的投資,並從產業和資產類別兩方面,進行多元配置。多重資產基金憑藉股債混合配置,產業分散佈局能在市場震盪中減少波動,併兼顧資金輪動和產業輪動的機會。美國投資等級複合債基金適合更穩健的投資者,對優質非投等債的佈局,也可讓投資人在兼顧安全前提下獲更優報酬。至於亞洲市場佈局,以臺日股票資產爲主,二者均受惠於AI科技發展,成長潛力可期。
第一銀行指出,2025年起,因預期美國直至2026年將持續處於降息循環,投資人把握獲取未來資本利得的機會,債券型基金最受青睞,平衡型基金震盪時具進可攻、退可守功能,亦受同時想握有美股與科技股的投資機會,與債券固定收益的穩健型投資人好評。預期第二季全球市場恐受美國政策不確定性而高度波動,可聚焦債券型基金、多重資產型基金及海外債券等穩健型商品。
華南銀行表示,第二季在多空力道拉鋸下,可適度降低波動風險的全球型股票、股債平衡及多重資產相關基金,具「進可攻、退可守」的特性優勢;臺企銀則強調,當市場偏向震盪時,第二季基金投資側重平衡型、多重資產及債券型基金;海外債債券交易策略聚焦槓鈴式操作。生成式AI及機器人應用商機題材長線不看淡,惟全球股市短線面臨估值修正,建議以單一國家及科技型基金爲輔、衛星配置黃金及消費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