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供需改善價格走勢平穩

上半年生豬養殖保持盈利歸功於養殖成本下降,也有一些養殖戶藉助穩健的經營模式,成功將利潤鎖定在較高水平。預計三季度豬價有望反彈,但反彈空間可能不大。

7月14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生豬期貨2509主力合約以14285點收報,較6月9日的近期最低點13350點上漲7%。“因供需關係改善,近期全國豬價顯著回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說。

今年上半年,生豬價格呈下跌態勢。1月份至6月份,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爲15.50元/公斤,同比下跌0.8%。“前期豬價持續下行,主要因爲生豬出欄量大幅高於上年同期,且大體重豬集中出欄,疊加消費處於全年淡季。”朱增勇說。

農業農村部公開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爲15349.67萬頭,其中5月份屠宰量爲3215.67萬頭,環比增加4.5%,同比大幅增加20.6%。同時受前期養殖端看好後市、壓欄和二次育肥情緒濃厚的影響,大體重豬延遲至5月集中出欄,市場上大體重生豬增多,形成階段性供應積壓,對價格形成較大壓力。

近來豬價顯著回升,則是由大體重生豬出清等多重利好合力驅動所致。6月份以後,隨着大體重生豬出清,豬價開始觸底反彈。部分鮮豬肉轉凍品也緩解了豬肉供給壓力。1月份至5月份,豬肉進口45萬噸,雖然同比增加5.2%,但豬肉進口總體處於2017年以來的低位。此外,中央儲備凍豬肉在1月份至5月份輪換,5次累計收儲11.22萬噸,對豬價反彈具有一定支撐作用。

從生豬養殖行業狀況來看,上半年保持盈利,但盈利水平逐月下降。保持盈利歸功於養殖成本下降。上半年,生豬養殖飼料及原料價格同比均下跌,如玉米、豆粕、育肥豬配合飼料平均價格分別同比下跌9.2%、8.8%、6.4%,推動育肥成本持續低位運行。

近2年豬價在下行週期徘徊,生豬養殖行業處境艱難。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積極行動,爲養殖戶出謀劃策。一些養殖戶藉助穩健的經營模式,成功將利潤鎖定在較高水平。湖北省蘄春縣劉河鎮花園村養豬大戶葉飛飛最近出欄了1萬頭生豬,每頭可獲得約200元固定收益。這得益於劉河鎮政府去年成功幫她聯繫到一家外地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免費提供豬仔、飼料,葉飛飛只負責代養。這種養殖模式可有效控制風險,利潤較爲穩定。

豬價後勢如何走?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經理劉通持謹慎態度。他告訴記者,前段時間生豬價格穩步上漲,但上漲勢頭在上週已經呈現疲態。主要原因可能是生豬產能充足的狀況沒有明顯改觀。

朱增勇分析,三季度豬價有望反彈,但反彈空間可能不大。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6月份,全國新生仔豬的數量持續增加,預示着2025年下半年生豬供應仍充裕。近期部分地區二次育肥行爲明顯減少,出欄節奏逐漸平穩,疊加國家出臺政策引導養殖場將生豬出欄活重控制在120公斤左右,出欄重量將會逐漸下降,三季度供過於求的局面有望緩解。豬肉消費將會從全年低谷逐漸回升。綜合來看,三季度生豬價格將延續季節性回升走勢,市場整體將保持平穩運行。(經濟日報記者 黃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