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點贊“花鳥使”有深意
威利
近日,演員李現因其對鳥類觀察與拍攝的熱愛,收穫了來自國家級部委的認可。4月4日,生態環境部發文稱,喜歡攝影的當紅演員李現不負“花鳥使”之名,以一己之力帶火了“玉淵潭打鳥”在內的多個話題,成爲這個春季破圈的現象級討論。
所謂“打鳥”,並非字面意義上的傷害鳥類,而是攝影愛好者約定俗成的用語,主要指使用長焦鏡頭遠距離拍攝鳥類,與“打靶”類似,強調拍攝時需精準對焦和耐心等待。在古裝劇《國色芳華》裡,演員李現飾演的“花鳥使”蔣長揚,身負爲皇家蒐羅奇花異鳥之責。而在現實生活中,李現鍾情於鳥類攝影,在個人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打鳥作業”。生態環境部點贊“花鳥使”,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在北京各大公園拍鳥的視頻既展示了北京的生態之美,也激發了公衆保護生態的熱情。
春暖花開時,玉淵潭公園成了鳥兒的天堂。該公園全年可以觀察到約130種鳥類,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尾海雕、大鴇、黃胸鵐等,此處的生態盛景,是北京加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北京積極實施綠色北京戰略,持續開展造林綠化、生態修復、溼地修復等工作,越來越多的鳥類來到京城安家落戶。數據最有說服力,北京鳥種數量佔全國鳥種總量三分之一以上,記錄鳥種高達519種,在G20國家首都中位居第二。
生態環境部點贊“花鳥使”,也蘊含着促進觀鳥經濟發展的深意。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大陸以鳥類觀察爲主的愛好者約有34萬人,觀鳥人數呈現持續高速增長態勢。觀鳥活動的興起,攪熱了觀鳥旅遊市場,帶旺了吃住行消費,帶來了“經濟增量”。觀鳥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爲。科學規劃觀鳥經濟帶、觀鳥點等空間佈局,積極探索以“生態觀鳥+”爲特色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吸引更多的遊客紛至沓來。
推動觀鳥經濟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宣傳推廣。正因此,全國各地文旅部門聞風而動,紛紛在官方社交媒體平臺上“喊話”李現,邀請他來自己的城市“打鳥”,希望藉助“花鳥使”的影響力、號召力,帶來人流量和遊量,塑強生態旅遊發展新優勢。
正如網友評論指出的:“李現的鏡頭帶火的不止是鳥,還有大家守護生態的心”。現實中,一些與觀鳥有關的不文明甚至違法現象時有發生,值得引起高度重視和警惕。比如,有人隨意投餵食物,導致鳥類腹脹、腹瀉甚至死亡;爲了拍到好的畫面,用無人機追着候鳥拍;更有違法者爲飽口腹之慾,鋌而走險捕殺野生鳥類……對此,相關部門要通過說服教育、政策引導及嚴格執法相結合的方式,遏制各類觀鳥亂象。同時,也需要更多的公衆人物和志願者現身說法,通過網上網下的科普宣傳,在潛移默化中增進公衆的愛鳥護鳥意識,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蔚然成風。
春和景明萬物生,賞花觀鳥正當時。我們每個人都應從我做起,從“不打擾”鳥類活動開始,成爲愛鳥護鳥的宣傳者、踐行者、志願者,用實際行動保護鳥類,守護自然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