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雞肉「3部位」買回家就要洗 菜販揭正確洗法

廖炯程表示,市場販售的雞肉有3部位需要清洗。(圖/廖炯程授權提供)

資深菜販廖炯程經常分享蔬果與食材處理知識,他今(23)日針對「市場買回的生雞肉到底該不該洗」做解釋,他表示,是否需要清洗應視雞肉部位而定,如半雞、大棒腿、雞翅等帶骨部位,骨頭切面處較容易殘留積血或血水,建議回家後應適當清洗,提醒別直接在水龍頭下衝洗,以免細菌飛濺污染廚房,應以一盆冷開水浸泡雞肉約1分鐘並清洗兩次,再用廚房紙巾吸乾表面水分即可。

廖炯程於臉書指出,市場買回的雞肉要不要洗,一直是有爭議的話題,主張要洗的族羣認爲,雞肉在市場攤位上長時間曝露在空氣中,難免會沾染灰塵、污漬;另一派則認爲,用清水清洗雞肉時容易造成水花噴濺,可能將沙門氏菌帶到廚房其他區域,增加污染風險。

雞胸肉或剁塊狀雞肉,通常比較沒有積血現象,可直接冷藏保存。(圖/廖炯程授權提供)

帶骨的雞肉易殘留積血或血水。(圖/廖炯程授權提供)

廖炯程說,根據在第一線的觀察,雞胸肉或剁塊狀的雞肉通常較少出現積血情況,若看起來乾淨且無異味,買回後可直接冷藏保存;但半雞、大棒腿、雞翅等帶骨部位,在骨頭切面處較容易殘留積血或血水,這類部位建議回家後適當清洗,尤其要注意骨頭切面的積血。

至於正確的清洗方式,廖炯程表示,不應直接打開水龍頭沖洗,這樣容易讓細菌四處飛濺,較妥當的方法是準備一盆冷開水,將雞肉放入浸泡約1分鐘,讓血水釋出;若有血塊,則可用手指輕輕搓洗,接着倒掉髒水,再換一盆乾淨的水清洗一次,最後用廚房紙巾吸乾雞肉表面水分,再分裝冷藏或冷凍保存,如此不但可避免噴濺污染,也能有效去除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