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進行式】山姆/超商的最後一份報
還在看實體報紙的人才知道,報紙的來源分兩種,一種是訂報送到家,另一種是自己買報,大部分是去超商。我本來也是訂報族,四年前退休時,爲了督促自己每天晨走,就改爲買報。
後來才知道,買報的缺點多於優點。例如大雨天沒走路,不是一天無報可讀,就是得再擇時出門一趟。問題來了,由於讀報人數逐年下降,每家超商的進報量不一也不多,有的甚至只有一兩份,去晚了便會碰到賣完的窘境。
我晨走有四五條不同的路線,路線不同,買報的超商也不同,通常會安排回程路上有一兩家超商的,以備不時之需。那天我剛進門,就看見一位老先生拿着兩顆茶葉蛋和一份《聯合報》出來,心想是同好。等我走到報架,心涼了,其他報紙都還有,唯獨不見《聯合報》,他拿走了最後一份!我懊惱不已,剛剛不該在豆漿店耽擱買蔥花捲的。
這天早上,走進同一間超商,拿走了最後一份《聯合報》,結帳時聽到背後傳來一位老先生的聲音:「老闆,《聯合報》還沒來啊?」奇怪,我心中竟然沒有驚險得勝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