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房價明年有變了

最近這段時間,大家應該都感受到了政策的殺傷力。

不止北上廣深樓市火熱,強二線的房子也嘎嘎成交,還有土拍市場,前幾天杭州高價出讓了一塊宅地,溢價率高達76.5%,超出市場預期。

今年四季度,一線城市的土拍表現都不錯,這些地塊不乏百億級別的,更有新地王橫空出世。

當前能夠在好城市、好地段大手筆拿地的,無一不是歷經市場週期洗禮而活下來的房企。

財團的資金流向歷來敏感,當他們開始積極拿地,預示着2025年樓市將掀起不凡的波瀾。

01

深圳樓市這一場“翻身仗”,已經持續了近三個月。

929新政前買的房子,綜合素質好些的,現在賬面上基本都有了一定的漲幅,個別小區甚至連首付都漲回來了。

熱門板塊,學區好,品質高,具備這幾個核心要素的房子,反彈上漲態勢最顯著。

這些漲幅案例再次印證了——

房價的漲勢,並非遵循固定的增幅模式,比如每個月都乖乖地漲1%,到了年底就剛好漲了12%那麼簡單。

回望深圳樓市這些年來的風起雲涌,房價的上漲更像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變奏曲。

在樓市蓬勃向上的日子裡,房價的上漲往往如同跳高運動員一樣,一躍而起。

大多數時間,房價會像是陷入了漫長的沉睡,呈現出一種反覆拉扯、橫盤和陰跌的態勢,彷彿在積蓄着力量。

可一旦樓市的熱情被點燃,房價就像被點燃了引線的火箭,短短兩三個月內便能實現10%、20%甚至更高的漲幅。

隨後,買房人與賣房人之間,又會展開新一輪的價格博弈和拉鋸。

就像近期這樣,成交量翻倍後,砍價空間縮小,有些看上的房子漲價了,買家想便宜點,賣家搖擺不定,每一套成交背後都是買賣雙方博弈的結果。

02

止跌回穩提出後,不管是成交量還是成交價,深圳樓市的救市效果都很明顯,當然也有很多人說:

“升溫都是假的”

“又想騙我買房”

他們給出的理由往往是,經濟不行,我沒錢啊,到處裁員,拿什麼來救市?拿意念來救嗎?

近期的文章中,在後臺就不乏收到這樣的留言。

然而,扎心的現實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救市的。

絕大多數人連參與救市的資格都沒有。

對於深圳樓市,他們有個很大的誤區,認爲在深圳工作的每個人都應該買得起房。

但是放眼全球,從來沒有一個經濟發展活躍的大城市,存在人人都買得起房的現象。一個都沒有。

既想城市的資源好,又不願意付出,還奢望房子唾手可得,這種美好願景只存在於烏托邦世界。

有個數據顯示,在深圳商品房市場,70%的人都處於無房狀態。因爲少數人擁有多套房,財富集中在一小撮人手裡。

現在市場還是比較友好的,首付低,利率低,稅費低,之前房價也調整了一輪,這時候想要上車深圳,在現金流穩定的情況下,沒有想象中的難。

很多人之所以覺得深圳買房難,往往是因爲預算資金有限,而自己想要的太多。

客觀來說,在深圳非核心區域,便宜的房子有很多,再不濟也還有保障房。嚴格來說,很多人不是不想買房,也不是買不起房,他們只是希望可以低價買套核心區的大房子。

見到秦始皇巡遊隊伍時,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劉邦說,大丈夫當如是。

人總是有慾望的,正視自己的慾望,並努力讓自己的能力配得上核心區的房價,思路一轉變,心情豁達了,日子也就越過越好了。

03

最近有讀者問,光明、沙井和坪山樓市這幾個新區的未來前景如何?漲幅要怎麼才能上得去?

從理論上來說——

所有已經歷過一輪漲幅的新區,若要邁向更高的發展階段,就必須吸引並承接更高端的客戶羣體。

這意味着,這些區域的樓盤及整體環境必須贏得高端客戶的青睞與認可。

唯有如此,該區域才能實現突破,不斷被新一輪的購買力所推動,從而促使房價持續上漲。反之,如果區域發展停滯不前,其上升空間將大大受限,即所謂“天花板”較低。

現階段,對於持有弱勢房產且有能力的業主來說,這次要堅決把放鬆限購區的房子賣掉,然後換到真正的核心限購區來。

趁着目前市場還比較混亂,大家對於核心區和非核心區的共識沒有完全形成,趕緊把外圍的房子以及核心區的老破舊、非主流產品賣掉,然後換成核心區那些真正可穿越週期的硬核資產。

簡單來說,限購區不是所有的房子都值得買,但是非限購區大部分房子都不太值得買。

買房和換房作爲普通人的超大額支出,同時又是極其低頻的行爲,絕大部分人都缺乏經驗。而缺乏經驗卻要做如此重大的抉擇,做對了當然皆大歡喜,做錯了很可能會悔恨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