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寶安法院:以司法力量護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榮 李文茜

近年來,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審判庭立足司法審判職能,全面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將“最有利於未成年人”原則貫穿於審判程序、家庭教育指導、普法宣傳等各個環節,以司法力量澆灌青春幼苗,讓法治陽光溫暖護佑未成年人成長之路。

創新機制

在一起未成年人盜竊案件中,被告人小亮(化名)未能抵禦網友的蠱惑,懷着“幹一票沒準能輕鬆撈錢,哪會這麼巧被逮住”的錯誤想法,與對方共同實施了盜竊手機的犯罪行爲。

寶安法院家事少年審判庭的法官接手該案後,爲及時挽救這個一時誤入歧途的少年,迅速與社工展開溝通研討,爲小亮定製了全流程幫教計劃:庭前開展社會調查,深入瞭解其成長背景與犯罪誘因;庭中結合調查情況,進行有的放矢的法庭教育;庭後持續跟蹤回訪,幫助其迴歸社會。

經過7個多月的輔導及干預,小亮的內心悄然發生變化。在近期一次回訪中,小亮對法官、社工表達了感謝,並懺悔說道:“我太傻了,錯把狐朋當知己,傷透了父母的心。我一定吸取教訓,努力改過,做個全新的自己。”

近年來,寶安法院家事少年審判庭秉持“對未成年被告人不能一判了之”的理念,創新構建了四大未成年被告人幫教支持系統:

其一,建立專業幫教機制。該庭引入專業社工力量,對緩刑未成年人開展“庭前+庭中+庭後”全程幫教工作,藉助心理疏導、行爲矯正等多種方式,幫助他們迴歸社會。

其二,創新庭審幫教模式。在審理程序中增設法庭教育環節,法官根據社會調查結果,爲緩刑未成年人定製釋法說理內容,提升法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其三,推行朋輩幫教計劃。組織志願者與緩刑未成年人進行“一對一”結對,發揮同齡人正向影響作用。

其四,完善社會幫教體系。設立專項基金提供司法救助,與愛心企業共建7家青少年企業教育基地,聯合政府部門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爲緩刑未成年人創造就業就學機會。

延伸服務

“不要因爲夫妻關係影響到親子關係,要讓孩子在愛與溫暖中健康成長。”在寶安法院家事少年審判庭的圓桌審判庭上,法官的言語直擊人心。這一幕發生在該庭法官向一起離婚糾紛案件的當事人鄒某和許某發出《關愛未成年人提示》的現場。

鄒某與許某因感情破裂向法院起訴離婚。庭審中,兩人就孩子婷婷(化名)的撫養權問題爭執不下。然而,承辦法官發現,婷婷因父母即將離婚產生了抑鬱情緒,甚至發展到了不願上學的程度。

爲消除離婚糾紛對婷婷的不良影響,法官一方面耐心勸解兩位當事人,另一方面與社工、心理諮詢師協商制定對婷婷的關愛方案。該方案具體涵蓋宣讀《關愛未成年人提示》、未成年子女的心理評估、原被告及未成年子女親子關係評估、未成年子女的詢問四項工作。

婷婷接受第一次心理輔導後,鄒某和許某從心理諮詢師處得知孩子的心理處於恐懼不安的狀態。原本一見面就脣槍舌劍的兩人,達成一致意見,鄭重表示今後一定會冷靜溝通,一切以孩子的意願爲主。

在法官發出《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後,兩位當事人認真學習相關內容,並當庭承諾,今後無論婷婷由誰撫養,都會認真履行家庭責任,加強對孩子的撫養,確保孩子健康成長。

近年來,寶安法院家事少年審判庭在審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時,充分考量未成年人的權益保障,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針對性的愈療措施進行救濟,致力於實現對未成年人案件在法律、社會、家庭、心理、情感等各層面的全方位保護,彰顯司法溫度和人性關懷。2024年,共發出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函477份、家庭教育令31份,開展家庭教育指導31次。

防線前置

“現在開庭!”隨着“審判長”手中法槌落下,一場以校園欺凌案例爲藍本的模擬法庭活動拉開帷幕。

2024年12月27日,寶安法院家事少年審判庭邀請深圳市鬆崗中學的46名學生走進審判庭,開展“青少年法治護航”普法教育活動。在該庭法官的悉心指導下,學生們全身心投入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完整演繹了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後陳述等庭審環節。臺下的其他學生也被吸引,聚精會神地觀看這場別開生面的“庭審”。模擬法庭結束後,法官進行現場點評,並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引導學生們正確認識校園欺凌行爲。

法治護航“少年的你”,不僅要“抓前端”,更要“治未病”。2021年,寶安法院聯合區司法局、區教育局、團區委等單位,推出“青春飛揚 法治護航”普法零距離系列活動。該活動以網絡直播課、模擬法庭、法治夏令營、情景模擬劇、家庭治療小組、社區普法微課堂、共享陽光活動等豐富多樣的形式,開展直播式、實景式、參與式、模擬式的普法系列活動。項目實施以來,共開展活動120餘場,受益人數達4萬餘人,提升了青少年的法治素養。

同時,該庭選派6名資深法官擔任法治副校長。這些法官化身宣講員、監督員、指導員,通過法治講座、法律諮詢等方式,將法治教育融入校園日常。

“每個孩子都是待放的花朵,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沐浴在法治陽光下健康快樂地長大。”寶安法院家事少年審判庭庭長王李娜表示,未來,該庭將繼續深化未成年人審判專業化、規範化建設,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構築更加堅實的法治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