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六大保護體系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邢生祥

近日,青海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青海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聚焦未成年人保護難點痛點,通過構建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體系,全面護航全省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條例》強化心理健康與挫折教育,明確要求監護人關注未成年人心理狀態,增強其應對挫折的能力;學校需配備專職心理教師,建立心理健康篩查和干預機制,將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納入日常教學。嚴控學生課業負擔,禁止學校佔用節假日組織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集體補課;明確幼兒園及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對學齡前兒童開展小學課程教育,保障未成年人休息與文體活動時間。

《條例》細化校園安全與防欺凌機制,要求學校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定期開展防性侵、防欺凌專題教育。對發現的學生欺凌行爲,學校須立即制止並協同司法機關處理,涉事雙方家長鬚參與認定與疏導。同時,織密網絡保護網絡,規定網絡平臺需落實實名制,禁止推送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嚴控未成年人蔘與網絡應援集資等活動。同時,要求家庭和學校引導未成年人科學用網,預防沉迷。

此外,《條例》進一步明確各方主體職責,形成全社會協同保護合力。家庭保護方面,細化監護人義務,禁止放任未成年人蔘與邪教、賭博或脫離監護單獨生活,強調對未成年女性生理期特殊關懷。學校保護方面,建立預防性侵害“黑名單”制度,要求定期覈查教職工背景;設立學生欺凌舉報渠道,強化法治副校長職能。社會保護方面,劃定校園周邊200米內禁設網吧、酒吧等娛樂場所,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菸酒彩票,嚴懲文身、醫美服務提供者違規行爲。司法保護方面,推行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辦案救助模式。

該《條例》將於2025年8月1日正式施行。青海將持續深化跨部門協作,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推動構建家庭履職、學校盡責、社會協同、網絡清朗、政府主導、司法兜底的未成年人保護新格局,爲高原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法治藍天。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