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病竈 對症開方
“你認爲幹部不擔當、不作爲的根源在哪?”“單位是否存在幹部長期佔據關鍵崗位卻不作爲的情況?”……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在廣東陽春市,一場以問題爲導向、直擊作風頑疾的深度調研活動持續開展。
聚焦乾部隊伍作風建設突出問題,針對亂作爲、不作爲、不敢爲、不善爲等現象,陽春市組建5個專項調研組,開展幹部作風全方位調研,通過立體化摸排、差異化施策、全週期管理等舉措,有效推動幹部隊伍轉變作風、擔當作爲。
摸清實況
把脈問診找癥結
“個別幹部因專業素質與崗位要求不匹配,在承擔重點任務時表現欠佳,不得不調整其分工。長此以往,容易造成能力恐慌、消極避責。”陽春市農業農村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張豔豔在與專項調研組單獨訪談時說道。
爲釐清作風問題根源,專項調研組深入各單位開展全方位摸排,通過開展問卷調查、重點單位訪談、重要羣體座談等方式,精準刻畫崗位倦怠、能力恐慌、精緻利己、內心失衡、消極履職等5類幹部“畫像”,全面摸清其心理狀態、具體表現、內外成因等,爲精準識別、靶向施策提供具體依據。
建立“組工幹部聯點包片”機制,組織組工幹部定期下沉包片單位,重點了解幹部在職業發展規劃、履職能力提升、幹事創業實踐等方面困境,剖析破解作風問題根源,同時對幹部思想心理問題進行疏導。截至目前,已在17個鎮(街道)和22個市直單位召開幹部座談會,與800餘名幹部面對面深入交流,梳理作風問題共性因素9個。
靶向施治
辨證開方祛頑疾
幹部作風問題根源複雜,針對不同類型幹部不擔當、不作爲具體表現,陽春市制定差異化整治方案,預防爲先、靶向施治,聯合組織各部門多維度糾治“一亂三不爲”問題。
“這次培訓內容實用、方法精準,爲我們履職提供了新思路和有力抓手,增強了做好今後工作的信心。”參加完今年5月舉辦的年輕科級領導幹部履職能力提升班,陽春市委黨校副校長餘秋雯表示收穫滿滿。
通過實施分層分類精準調訓,靶向設計實用性課程體系,陽春市舉辦系列履職能力培訓班,着力推動能力不足、表現未達預期的幹部精準提升政治能力、業務能力和應急處突能力等。目前,累計開設專題培訓班3期,點名調訓幹部200人次。
同時,爲預防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幹部長期未輪崗易崗位疲勞、怠政懶政的問題,研究構建全流程閉環管理體系,實施全覆蓋檢查、分類監管、發函提醒、限時整改、報備銷號等機制,先後發函提醒23個單位限期完成輪崗調整。
針對精緻利己、敷衍塞責的幹部,強化平時考覈、年度考覈成果運用,對10名平時考覈“好”等次次數不達標幹部,駁回年度考覈優秀申請,樹立“實幹者得優”鮮明導向。針對消極履職、工作散漫的幹部,設置半年“考察期”,安排至基層錘鍊,引導其在基層實踐中激發工作動力,其中2名市直部門幹部因履職不力致工作滯後被交流至鄉鎮基層崗位鍛鍊。
跟蹤問效
標本兼治防反彈
“幹部作風問題,不能光靠‘打板子’,更要‘開方子’,通過深入調研、找準病竈、對症下藥、跟蹤管理,真正讓‘問題幹部’轉變成‘有爲幹部’。”近日,陽春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陳澤紅在幹部作風調研階段總結會上強調。
聚焦破解“一處了之”“一罰了之”等問題,陽春市成立跟蹤回訪小組,通過聽個人剖析、聽同事評價、聽羣衆反饋、看實際表現等方式,運用“三重一線”考覈評價機制,開展跟蹤評估。對認識深刻、整改到位、實績突出、羣衆認可的幹部,在評優評先、職級晉升、提拔重用等方面一視同仁;對敷衍應付、消極整改、尸位素餐、羣衆不滿的幹部,果斷採取約談誡勉、調整崗位、降職降級等措施,堅決“零容忍”處理,絕不姑息,推動幹部從“不爲”向“有爲”轉變。
今年以來,陽春市狠抓幹部作風轉變,幹事創業成效顯著,預計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2%,山水畫廊鄉村振興示範帶謀劃項目172個、總投資68.9億元。(本報通訊員 黃姚菊 塗倚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