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健檢好重要!「昕新智慧診所」AI助力終結癌症病竈

朱光恩院長強調,建立定期健康檢查與預防醫學觀念,纔是守住健康的關鍵。(圖/林勝發攝)

AI發展帶動醫療變革,預防醫學及精準治療也逐步被社會關注。位於板橋的「昕新智慧診所」,重視民衆健檢服務,除導入AI系統提升診斷準確率,更藉由資訊化的佈局,簡化繁瑣流程,創造福祉。

癌症連年蟬聯國人死因之首,也因初期症狀不明,常導致治療黃金期被延誤,昕新智慧診所朱光恩院長指出,多數臺灣民衆對無症狀疾病缺乏警覺,以臺灣常見的大腸癌、肺腺癌等癌症若能在初期發現並妥善治療,存活率能夠達到9.5成;然而,多數早期病竈無明顯症狀,因此,定期健檢成爲守護健康的關鍵。

民衆透過早期篩檢與診斷,能有效降低罹癌風險。因此昕新智慧診所重金投資醫療設備,引進AI腸胃內視鏡、富士內視鏡光源機、德國德爾Dräger、日本島津X光儀等尖端儀器,並結合人工智慧技術,提升診斷效率與準確率,在檢查端導入的AI輔助系統,能即時偵測息肉與病竈,並以視覺提示、聲音警報等方式輔助醫師判讀,猶如「第三隻眼」降低遺漏率,準確率提升約5%,對於受檢者、醫師皆是一大福恩。

他坦言,傳統內視鏡檢查非常依賴醫師的經驗,不過整日長時間的看診也會有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所以 AI的出現發揮極大的輔助價值,但終究無法取代醫師,因爲醫生自有其專業的判讀,包含切片的處理、手術的種類、術後復原等等,都是長期累積的經驗,而定期健康檢查與預防醫學的觀念,纔是爲自己健康及家庭做的最好投資。

「昕新智慧診所」導入AI輔助系統,猶如醫師「第三隻眼」降低遺漏率。(圖/林勝發攝)

「醫療不能只發生在診間的幾分鐘,應建立一套長期健康管理機制。」朱光恩院長表示,傳統醫療體系存在諸多限制,包含病人就診流程繁瑣、醫病溝通有限等等,爲了解決這些痛點也爲了提供給民衆更好的服務體驗「昕新智慧診所」誕生,不僅提供病患健康檢查,更包括後續追蹤、生活建議與健康風險評估,讓照護持續延伸至診間外。積極推動資訊化流程,檢查者可在家事前透過APP填寫同意書、查看說明文件,抵達現場僅需覈對資料,即可快速完成流程;受檢者及診所大幅節省時間與人力成本,同時也落實無紙化政策,體現智慧醫療理念。

爲提升服務體驗,診所特別設有「住宿型健檢」,透過控管飲食、清腸準備與專車接送服務,讓受檢者在放鬆環境中完成檢查流程之外,還能有效分流並減少診所人潮擁擠的狀況發生,朱光恩強調,醫療的本質應是主動守護,而非被動治療,期盼結合科技與人本,打造預防醫學新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