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美歐交惡將改變全球經貿格局

在川普政府的責任劃分中,歐洲守土有責,美國置身事外,如何結束烏戰,則由美俄協商搞定。此舉將使普丁和其他國家更膽大妄爲,歐洲將更危險。圖/美聯社

川普震盪的震央轉到歐洲,俄烏戰爭可能被川普和普丁聯手終結;美國副總統萬斯嚴辭教訓歐洲,國防部長赫格塞斯也對歐洲國家也不假辭色。美國對歐洲課徵高關稅即將上路,歐盟也揚言報復。美國與歐洲的傳統邦誼瀕臨破裂,而中國正積極經營中歐關係,由此而生的變化將牽動全球經貿格局。

同樣令歐洲國家吃驚的是,美國防長聲明稱,烏克蘭若要恢復2014年以前的邊界「不現實」,明言戰後對烏克蘭的維和任務,應主要由歐洲國家承擔,不應是個「北約的任務」,也不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早於俄烏戰爭談判展開前,美國就自曝底牌和基本立場,連帶抽乾美、歐、烏在談判桌上進行博弈、交換的空間,可說是成全侵略者的行徑。

俄羅斯已向川普發出邀請,歡迎他今年5月到莫斯科參加二戰勝利日80週年慶典活動;兩人相約在沙烏地阿拉伯敲定俄烏戰爭協議。普丁最欣慰的是,川普願意透過大國間協調,明確並劃分各方的利益範圍,要求其他方對一方在影響力範圍內的特殊地位予以尊重,這正是兩位強人最欲追求的國際關係邏輯。

在川普政府的責任劃分中,歐洲守土有責,美國置身事外,如何結束烏戰,則由美俄協商搞定。川普此舉等於暗示軍事侵略會帶來豐厚回報,將使普丁和其他國家更膽大妄爲,歐洲將更危險。如果美國越過基輔和歐洲各國政府的頭頂,強加這種和平,然後一走了之,跨大西洋聯盟將受到嚴重破壞,經貿關係隨而變得更疏遠。

數十年來,歐洲國家一直躲在美國安全保護傘下,現這把保護傘不再堅不可摧,經貿將受美國欺凌,和拜登執政時代截然不同,現在川普勾連俄羅斯,親兄弟明算帳,磨刀霍霍準備砍向歐盟。

拜登聯歐熱絡,歐盟及英國自然疏遠中國,雖然中國不是俄烏衝突當事方,但歐洲一些國家不滿中國暗助俄羅斯,執意敵視中國,對其經貿與投資招手相應不理。一旦美歐關係出現裂變,歐洲多數國家面臨經濟衰退危機,爲中歐關係回暖創造有利條件。川普讓歐洲感到腹背受敵,對於亟欲聯歐制美的中國不無期待,願拉近與中國的經貿投資關係,彌補美歐關係惡化的損失,同時運用平衡戰術與美國博弈。

川普計劃向歐盟出口的產品徵收關稅,許多歐盟國家擔憂其所帶來的衝擊。歐盟執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爲此宣佈,將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採取「強硬的態度」,並宣稱願與中國「擴大雙方的貿易與投資關係」。馮德萊恩認爲,歐盟可與中國進行建設性的接觸,重新找到一個「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解決方案」;她相信「可以跟中國達成協議,甚至可能擴大對中國的貿易與投資關係」。

一向親美的她,近期內兩度針對歐盟與中國間的關係釋出善意,推斷歐盟可能在川普關稅巨棒威脅下,軟化對中國的態度,並達成進一步的合作。不過,雖有必要向川普表態「歐盟國家還有其他的選擇」,但由於歐盟仰賴美國提供的軍事保護,所以對美國的強硬態度及親近中國,都是有限度的。

西方聯盟正出現動搖,中國向疲憊不堪的歐洲示好已是現在進行式,外長王毅近日利用開會之便會見了德國總理蕭茲、德國基民盟主席默茨、北約秘書長呂特,及來自歐盟、德國、西班牙和法國的高層官員。每次會晤都強調,自己是歐洲的夥伴以及現有秩序的朋友,願深化全方位合作,推動發展。川普傷透一些歐洲國家的心,他們準備另起爐竈,燒熱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也將改變世界經貿格局,中國大陸會否成爲熱點並導致美國邊緣化,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