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每一次危機 緊抓住臺灣的轉型契機

期待能借着這波對等關稅的契機,推動百工百業應用AI,讓AI實質的帶動產業進入新一波的轉型升級。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上任以來,積極拜訪中南部產業聚落,當面與幾個預期會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傷害較大的產業溝通。臺灣與美國對等關稅的談判,如觀察歐、日、韓談出的結果,後續關稅的高低,將會受到臺灣市場開放程度、赴美投資規模等變數的影響。不論如何,臺灣必然有些產業須大幅度的轉型,纔能有效因應,而要成功轉型,絕不會是既有研發補助、降低利率等一般手法即可達成。

臺灣產業發展歷程中,有多次源於國際外部因素影響,帶動臺灣產業的成功轉型。最知名案例,就是2003年所成立的A Team。臺灣在2000年之前,自行車多年是全球最大出口國,可是隨中國大陸製造崛起,大幅降低成本,影響到臺灣自行車整個產業鏈的出口。2002年,透過經濟部工業局協調下,促成巨大及美利達兩業者,帶領國內自行車上下游供應鏈業者,組成A team並在首波導入豐田的精實管理,讓上下游業者在零組件規格、產品開發及行銷上能有共通的理念與作法。在上下游業者的協同合作下,帶領產品創新、品質大幅提升,臺灣成爲全球自行車規格創新與設計的重鎮。

又如,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影響下,臺灣中南部大量業者的出口受影響,導致放無薪假人數持續攀升,不但對業者經營影響相當大,同時也對受薪族羣影響相當大。爲引導業者將來自外部因素所造成的影響,轉化成爲產業創新的動力,政府集結跨部會的力量,推出「固本精進」方案,引導業者與學研機構進行研發創新合作,除減低無薪假的衝擊外,還讓業者們可藉着與學研機構的合作,提升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與成果。後來,學研機構帶入到企業的研發創新作爲,很多都成爲後來產業智慧化的基礎。

此次美國對等關稅議題4月初浮出檯面以來,政府相當積極的推出政策,期能降低產業受高關稅的負面衝擊。但仔細觀察所推出的政策,在「九大面向、20項具體方案」中,雖內容涵蓋金融、稅負、技術及市場拓銷等面向,實質上除金融面的利息補貼,其餘大多是政府既有的政策工具。相對於A team及固本精進等政策的實質引導、促成產業合作或學研協助產業,協助業者掌握危機進行轉型升級的作法,力道稍嫌弱了些。

或許,政府還是期待透過談判爭取較有利條件,但似乎開放臺灣市場、赴美投資,及一定水準的對等關稅都難以避免,差別應該只在哪些產業業者所受衝擊較大而已。相同的是,對等關稅這項外在因素變化,其實可成爲帶動臺灣產業再轉型升級的動能。

當前全球已經邁入AI數位經濟時代,業者的轉型升級,除傳統業者協作、產學研共同參與研發合作創新外,AI技術也將成爲重要的動能。例如引導業者各自導入AI應用到營運各環節,協調垂直產業鏈建立聯邦學習模型,透過資料參數的協同合作,協助業者們進一步提升品質、發展差異化產品及直接掌握顧客需求的重要工具與作法。

出身智庫的龔部長曾任經濟部次長,也曾任負責跨部會協調的政委、國發會主委及行政院秘書長,相信對於如何進行跨部會協商相當熟捻。期待能借着這波對等關稅的契機,建立起經濟部與數位發展部在垂直產業鏈資料、AI模型蒸餾及聯邦學習的協同合作,推動百工百業應用AI,讓AI實質的帶動產業進入新一波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