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AI大事:奧特曼預告GPT5,國產大模型又悄悄"炸場"

如果你感覺喘不過氣,那不是你的錯覺,而是整個AI世界正在以“周”爲單位加速狂奔。

當奧特曼預告的“真·智能體”GPT-5還懸在空中,谷歌、Kimi、MiniMax的“新品炸彈”已然在身邊炸響;當臺前的模型競賽讓人目不暇接,幕後巨頭們正上演着結盟、撕逼、併購、燒錢的資本大戲。更重要的是,戰火已從雲端代碼燒向現實世界,孫正義的萬億“晶地工程”、華爲與富士康的機器人總動員,正宣告着一個“AI大基建”時代的到來。

這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次思想的衝擊。AI不再只是程序員的輔助,它正在重塑代碼、重構產業,也重新定義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與未來。歡迎來到AI上週的“狂飆時代”。

產品篇:模型軍備競賽白熱化,從GPT-5到Kimi智能體,AI新品發佈“神仙打架”

1. OpenAI CEO確認GPT‑5將於今夏發佈

新聞:OpenAI CEO奧特曼最近在採訪中表示,如果能通過公司內部基準測試的話,GPT‑5有望在今年夏季發佈。他強調,GPT-5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性能升級,還可能標誌着OpenAI朝着全面智能體邁出了真正的第一步。

銳評:如果奧特曼不是像老馬那樣打嘴炮,還真有可能搞出“真·智能體”。

2. 谷歌Gemini 2.模型家族正式上新

新聞:上週二谷歌正式發佈Gemini 2.5 Pro和Gemini 2.5 Flash模型,並全面開放使用。同時,公司還發布了新的預覽版模型Gemini 2.5 Flash-Lite,並調整了2.5 Flash模型的定價結構。

銳評:各大公司發佈大語言模型真是沒有最卷,只有更卷。

3.Kimi首個智能體開啓內測,基準測試性能超OpenAI、Gemini

月之暗面Kimi發佈首個智能體產品Kimi-Researcher(深度研究),並開始小範圍灰度測試。Kimi-Researcher在HLE測試中超過Claude 4 Opus、Gemini 2.5 Pro及OpenAI Deep Research,與Gemini-Pro的Deep Research Agent打平。

銳評:中國AI創企的產品總是能一鳴驚人

4.AI公司MiniMax連發推理模型、智能體和多模態

AI生成:貓貓跳水(來源:本站科技報道)

新聞:自6月17日起,MiniMax一週內相繼發佈新的推理模型、視頻生成模型、智能體、語音設計等產品。官方稱MiniMax-M1爲世界上第一個開源的大規模混合架構的推理模型,“超過國內的閉源模型,接近海外的最領先模型,同時又有業內最高的性價比。”

銳評:作爲大模型“六小龍”之一的MiniMax終於亮劍了,還不是一把。

5. Adobe推出Firefly移動應用,集成AI圖像視頻生成工具

新聞:Adobe推出首款Firefly移動應用,將Adobe自研AI模型與OpenAI、Google等合作伙伴的模型整合於iOS/Android平臺,提供無限制基礎圖像生成功能。

銳評:從此朋友圈P圖不求人,AI一鍵就能出大片。

6. Meta發佈AI智能眼鏡

新聞:Meta與奧克利(Oakley)合作推出AI智能眼鏡“Oakley Meta HSTN”,內置高分辨率攝像頭和Meta AI,7月11日開放預購。

銳評:扎克伯格這次不卷元宇宙了,改卷AI眼鏡了。

公司篇:不只是代碼與模型,AI巨頭真實上演“權力的遊戲”:撕逼、搶人、狂燒錢

7.微軟與OpenAI關鍵談判被曝陷入僵局

新聞:微軟已準備放棄與OpenAI就雙方未來合作進行的關鍵談判,雙方在微軟未來持股比例等核心問題上依然無法達成共識。微軟公開表態,如果談不攏,那就直接走人。此前OpenAI高管已經不滿現有合作條款,正考慮控告微軟進行反競爭行爲,計劃尋求監管審查並可能同步對外造勢。

銳評:大廠也撕逼,難道都無法逃得過共患難易、同富貴難的魔咒?

8. 傳蘋果要收購Perplexity搞AI搜索

新聞:蘋果內部初步洽談收購AI搜索初創企業Perplexity,或整合至Safari搜索以增強AI功能,但目前尚未有正式要約。

銳評:蘋果說:我們不做搜索,但可以“買個搜索”,還帶AI。

9.Meta砸百億收購後挖角前GitHub CEO

新聞:Facebook母公司Meta正在尋求進一步擴充人工智能團隊,目標鎖定前GitHub首席執行官納特·弗裡德曼(Nat Friedman)及其合夥人。最新消息還稱此前Meta試圖收購OpenAI前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弗(Ilya Sutskever)聯合創立的AI公司,但被拒絕。

銳評:扎克伯格是深知有人有世界、人多好辦事的道理。

10. 蘋果因誇大AI進展遭集體訴訟

新聞:蘋果因在Siri AI進展上誇大陳述遭股東提起證券欺詐集體訴訟,指控其2024年開發者大會上過度宣傳AI功能,實際部署卻延遲至2026年。

銳評:吹牛是要付出代價的。

11. 馬斯克xAI計劃再融資43億美元,每月要燒10億美元

新聞:xAI正在洽談額外43億美元股權融資,用於補充已有50億美元債務融資計劃。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個月花掉其中的一大半。據估算,2025年xAI將消耗約130億美元現金,相當於每月燒錢超過10億美元。

銳評:馬斯克是在拿錢喂AI當飯吃,關鍵投資者還挺買賬。

12. 蘋果自研芯片也用上了AI

新聞:蘋果高層透露正測試用生成式AI輔助芯片設計,以縮短定製芯片研發週期並提升創新能力。

銳評:蘋果工程師:我們的AI產品是差點火候,可不影響自己用啊。

13. 特斯拉啓動機器人出租車試運營

新聞:特斯拉計劃於當地時間週日在得州奧斯汀啓動機器人出租車試點服務,已經向少數用戶發出了試乘邀請。計劃首批上線約10輛Model Y,採用遠程操控應對複雜場景。然而,專家與德州議員敦促在新自動駕駛法規9月生效前推遲上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也在審查特斯拉robotaxi安全方案,重點關注惡劣天氣條件下的應對能力。

銳評:吹上天的自動駕駛成了遠程遙控車。

14. 亞馬遜自駕部門機器人出租車工廠投產

新聞:亞馬遜旗下Zoox位於加州福斯特城工廠的首條機器人出租車量產線正式投產,旨在與Waymo和特斯拉競爭商用無人駕駛出租車市場。目前Zoox已在美國多個城市投入20多輛測試車,計劃今年率先在拉斯維加斯推出商業服務,隨後將拓展至舊金山並擴大運營範圍。

銳評:亞馬遜兵工廠都動起來了,看樣子要和Waymo、特斯拉真刀真槍幹一場。

行業篇:從虛擬走向現實,萬億資本入局、機器人總動員,AI開啓“大基建”時代

15.軟銀提議在亞利桑那州搞“晶地工程”,擬投資1萬億美元

新聞:上週五有報道援引消息人士透露,軟銀創始人孫正義提出在亞利桑那州建設價值1萬億美元的AI與機器人產業綜合體,目標是複製中國深圳的高科技製造模式。項目代號“晶地工程”,擬與臺積電等廠商合作,正與聯邦和州政府就稅收優惠進行談判。

銳評:孫正義這是想在亞利桑那搞個“美版深圳”,像極了他一貫風格,預算隨便寫,反正先畫餅。

16.英偉達計劃首次參加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

新聞:英偉達將首次參加今年7月份在北京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意在穩固在華市場地位並應對出口限制。

銳評:英偉達要藉此重申對華市場承諾,參與博覽會也展現出市場信心。

17. 美阿聯酋數十億美元AI數據中心合作談判受阻

新聞:美方與阿聯酋在中東AI數據中心項目的多億美元合作因商業與監管問題未達一致,原定2025年二季度啓動的計劃已被推遲。

銳評:口號喊得再好不如干得好。

18. 今年已有24家美國AI創企融資均超1億美元

新聞:據統計,截至2025年已至少有24家美國AI初創公司完成超1億美元融資,涉及生成式AI、計算機視覺及行業定製化自動化等領域。

銳評:融資過億快成AI創企標配了,整個幾千萬都不好意思提。

19.華爲殺入機器人“三件套”賽道,具身智能在開發者大會現場“秀肌肉”

新聞:6月20日至6月22日,華爲在東莞松山湖舉辦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HDC 2025)。展會上多傢俱身智能企業現場演示工業領域搬箱、碼垛、高壓作業檢測、雙臂協同激光焊接等互動實踐。

銳評:華爲版的機器人總動員也來了。

20.MWC25上海:機器人、人工智能、5G-A等領域創新齊舞

新聞:6月18日至6月22日,MWC25上海吸引了來自128個國家和地區的45,000名與會者,集中展示機器人、人工智能與5G-A等前沿技術。

銳評:中國及亞洲生態系統正快速邁向開放創新與跨界融合

21. 富士康與英偉達合作部署人形機器人

新聞:消息人士透露,富士康正與英偉達洽談在位於休斯頓新工廠的GB300 AI服務器生產線上引入自研或UBTech人形機器人,負責元件插裝與組裝。工廠預計於2026年一季度啓動運營,機器人試點將在開廠時同步上線。

銳評:英偉達說我不僅GPU造得好,機器人也不差。

22. AI賦能京東618大促

新聞:據統計,今年京東618期間,大模型調用量相較去年雙11上升130%。超過1.4萬個AI智能體在京東內部運行;超過1.7萬品牌商家使用京東數字人直播帶貨;超過5000萬人次使用過京言智能導購助手;超過3000萬人次使用過京東健康的AI應用。銳評:有了數字人加持,網紅們不用熬夜帶貨了。

其他篇:思想的衝擊與代碼的重塑,AI不止是工具,更是新時代的“第一性原理”

23.黃仁勳“主權AI”主張獲歐洲響應

新聞:英偉達CEO黃仁勳在歐洲巡訪時倡導“主權AI”理念,強調本地化語言與文化。歐洲官員隨即作出承諾,其中英國撥款10億英鎊、法國和德國支持數據中心建設,還有200億美元AI“電池工廠”計劃。

銳評:這難道就是“遠來的和尚會念經”?

24.OpenAI創始科學家爆火演講刷屏技術圈:AI開啓軟件3.0時代

卡帕西新演講:軟件3.0時代的範式轉移(來源:量子位)

新聞:OpenAI聯合創始人、深度學習專家安德烈·卡帕西(Andrej Karpathy)在Y Combinator(YC)於美國舊金山Moscone會議中心舉辦的AI創業學院活動上發表演講,稱AI讓人類已經進入了“說話就能編程”的軟件3.0時代,大量軟件都要被重寫。

銳評:歡迎邁入軟件3.0:發話就能讓AI立馬奉上代碼。

25. 新研究稱美國30%代碼出自AI

新聞:一篇近期發佈的預印本論文發現2024年美國開發者向GitHub平臺提交的Python代碼中約有30.1%由AI生成,顯示美國軟件開發者在使用AI編程助手方面領先全球。作者估算AI輔助編程在美國年創價值約爲96億美元至144億美元。銳評:只研究GitHub太片面,中國碼農使用AI也不遜美國同行。

26. AI將重塑亞馬遜員工結構

新聞:亞馬遜CEO安迪·賈西(Andy Jassy)表示,隨着生成式AI和智能體的推廣,未來幾年公司企業辦公人員規模或將減少,以將更多員工調至高價值崗位。

銳評:不要怨AI搶工作,怨只能怨自己不轉型。(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