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會登場 中、俄、印三巨頭同臺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峰會期間,將與到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進行會面。圖/美聯社

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當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措施衝擊全球貿易,以及俄烏和談進入關鍵期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峰會期間,將與到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進行會面,牽動國際政治新局勢。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於2001年,前身爲1996年創設的上海五國會議機制,創始國包括中、俄、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和烏茲別克,是一個橫跨歐亞的政治、經濟和安全合作的國際組織。隨着巴基斯坦、印度、伊朗和白俄羅斯先後加入,目前成員國爲10個,另有2個觀察員國和14個對話夥伴。

習近平30日下午在天津分別會見出席峰會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埃及總理馬德布利等人。習近平向古特雷斯表示,中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中方願深化同聯合國合作,支援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

外界對本次峰會的關注焦點,是習近平與普丁和莫迪的會面。新華社30日刊發對普丁的書面專訪,普丁表示,此行將與習近平展開俄中會談,包括政治和安全領域協作。

克里姆林宮29日指出,在上合峰會期間,普丁還將與莫迪、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及土耳其總統艾爾段舉行會晤。

莫迪於30日下午抵達天津,將於8月31日與習近平會面,兩人預計當日將舉行兩場雙邊會晤。

莫迪出席上合峰會前夕,以書面形式接受日本讀賣新聞訪問時指出,穩定、可預測和友好的印中雙邊關係,將對地區和全球的和平與繁榮產生積極影響。

莫迪表示,目前世界經濟動盪,中印作爲兩個主要經濟體,攜手努力維護世界經濟秩序穩定十分重要。他指出,印度願意在相互尊重、相互利益和相互敏感的基礎上,從策略性和長遠角度推進兩國關係,加強戰略溝通,應對兩國的發展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