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大鄰國齊靠攏 上合峰會成俄印表態抗美平臺?

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在天津舉行,中國官媒稱這是該組織自2001年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峰會,預定赴會的俄羅斯總統普亭和印度總理莫迪成爲焦點,外界關注這兩個中國鄰國是否正向北京靠攏。英媒分析,在美國全球樹敵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試圖透過此次峰會,向世界尤其是美國展示一個強大的「命運共同體」。儘管俄印度與會「各有盤算」,但此次峰會是他們表態「突破孤立」以及「抗衡美國」的重要平臺。

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定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英國BBC報導,這次峰會在中印關係因邊界衝突緊張,及俄羅斯與北韓因烏克蘭戰爭愈走愈近,和美國對印度關稅突暴漲至50%背景下,習近平似試圖透過此次峰會和接下來的閱兵式,表明自1月以來白宮針對中國、伊朗、俄羅斯及印度採取各項行動並未達預期效果。

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芮安卓(Alejandro Reyes)對新加坡亞洲新聞臺(CNA)說:「在美國似乎到處『斷六親』之際,中國正不斷建立各種不同的架構,組成愈來愈多的『志向聯盟』」。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看重在美國政策反覆與地緣政治動盪之際,如何透過這次天津峰會展現「全球南方」團結的象徵意義。

莫迪此行被視爲關鍵的原因之一,是德里希望在峰會上爭取對跨境恐怖主義活動的「強烈譴責」。前上海復旦發展研究院訪問學人沙赫莉·達斯博士(Dr Shaheli Das)撰文指出,莫迪此行還意在抵擋川普的關稅戰,並設法抗衡西方盟國針對印度向俄羅斯採購石油而施加的壓力,美國與巴基斯坦關係加強也讓印度不爽,「在此背景下,即使中印關係只是短暫地重新調整,也能幫助印度對美國作出戰略避險」。

也有分析人士預期,印中兩國將在峰會期間公佈更多漸進式的邊境措施,例如撤軍、放寬貿易與簽證限制、在氣候等新領域展開合作,以及擴大政府層面與民間交流。

對普亭而言,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政治軍事分析中心主任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撰文指出,參與上合組織活動讓俄羅斯政府得以展現其並未在國際上被孤立。相對之下,中國視上合組織爲其向中亞投射經濟與安全影響力的重要平臺,又不會干涉到俄羅斯作爲該地區主要安全提供者的傳統角色。北京可直接或間接透過上合組織,讓中亞各國當局協助例如壓制反華言論,並支持北京主導的經濟倡議。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稱,普亭此行或許還有一件實際問題要跟習近平商討,就是曾因俄烏戰爭而節節上升的中俄貿易開始出現下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