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會談後,特朗普笑面俄方對中國有何表態?
關稅爭端持續升級,回顧中美雙方的舉動,堪稱歷史性的關鍵一週。令人意外的是,
美俄秘密會談6小時後,俄副外長公開力挺中國,白宮頓時陷入震驚。
1、關稅戰,淪爲無意義的數字遊戲在探討俄羅斯的立場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當前中美關稅戰的最新動態。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宣佈,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25%,而幾天後,部分商品的稅率再次飆升至驚人的145%。這一消息猶如一枚重磅炸彈,瞬間引發了全球市場的震動。中國方面也迅速作出迴應,將對美國輸華商品的稅率上調至125%,彰顯出堅決不屈的立場。實際上,到了這一步,美國對中國的高額關稅已經變成了一場毫無實際經濟意義的數字遊戲,甚至可能在歷史中被視作一場鬧劇。在如此高的關稅下,美國商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和接受度大幅下降,幾乎無法立足。中方明確表示,面對美國的霸權行爲,妥協和退讓絕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雖然中方不再參與美方的“數字遊戲”,但我們絕不會懼怕任何形式的挑戰。如果美國繼續實質性侵犯中國的利益,中方必將採取堅決措施,全力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
2、爲何俄羅斯未被列入關稅名單?在特朗普簽署的所謂“對等關稅”行政令中,細心的觀察者發現了一個令人費解的細節:俄羅斯並未被列入其中。這究竟是爲什麼?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西特給出的解釋是,美國在俄烏談判期間不會對俄羅斯徵收關稅,以免影響和平進程。然而,這一說辭背後的真實意圖卻耐人尋味——美國希望通過“分而治之”的策略,離間中俄關系,從而削弱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早在大選前,特朗普就曾透露,沃頓商學院的教授曾警告他,中俄聯手對美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尤其是在能源合作方面,中國對能源的需求與俄羅斯的供應能力相契合,這使得兩國的合作更加緊密。特朗普自信能夠找到辦法來削弱這種合作,但現實卻並未如他所願。在長達六小時的美俄閉門會談後,特朗普的笑容依舊掛在臉上,但俄羅斯副外長安德烈·魯卻給美國當頭一棒:他公開表示,在當前國際局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俄羅斯將全力滿足中國對石油的需求。這一表態無疑是對美國策略的有力反擊,也再次證明了中俄關系的穩固與堅定。
3. 特朗普忽略了關鍵的一點
俄羅斯的這一舉動可謂時機絕佳,不僅向中國送上了實質性的厚禮,更在全世界面前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面對來自其他大國的壓力,俄羅斯不僅有能力,而且願意在關鍵資源上與中國進行深度合作。然而,特朗普似乎忽視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事實:中俄之間的合作遠不止於能源層面,而是建立在廣泛的利益互補和共同的戰略安全需求之上。首先,中國在亞太地區面臨着美國的軍事圍堵和經濟制裁,而俄羅斯則承受着北約東擴帶來的安全威脅。美國長期以來對中俄的戰略打壓,實際上促使兩國走向了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 在這種背景下,雙方都深刻意識到,單打獨鬥難以應對西方的全方位挑戰,因此在共同對抗外部壓力的過程中找到了合作的契機。其次,中俄之間的合作不僅限於經濟領域,還體現在兩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價值觀趨同。雙方都支持構建多極世界秩序,反對由單一超級大國主導的國際體系。 這種理念上的一致性,使得兩國在處理許多國際問題時能夠達成共識,並通過合作來共同捍衛其在國際舞臺上的利益。這種深層次的合作,不僅有助於兩國的共同發展,也爲國際社會的多極化趨勢注入了新的動力。
4、美國難以動搖中俄合作的基石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美國試圖通過孤立和施壓等手段來瓦解中俄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但其效果註定有限。無論特朗普政府如何費盡心機,都無法撼動中俄合作的堅實基礎。總體而言,美國雖然明白“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的道理,但中國憑藉其獨特的政治智慧和靈活的外交策略,不斷深化與俄羅斯的合作,確保雙方在面對外部壓力時能夠保持一致行動。正如那句老話所說,“籬笆扎得緊,野狗進不來”。中俄的合作無疑構築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籬笆”。此外,中國已經建立起較爲完善的產業鏈和龐大的內需市場,這使得中美之間的摩擦並沒有預期中那麼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