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會即將登場 中俄印三巨頭齊聚天津 專家這麼看

2024年10月23日,印度總理莫迪(左),俄羅斯總統普丁(中)和習近平(右)於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峰會合影。(路透社)

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中國大陸天津舉行,外界預期這將成爲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同臺的重要場合。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29日專文分析,習近平或將藉此營造「北京能帶來穩定,而華府陷入混亂」的國際形象。

本次峰會預計有來自亞洲與中東約20位領導人出席,西方國家領袖則完全缺席。上合組織自2001年由中國、俄羅斯、吉爾吉斯、哈薩克、塔吉克與烏茲別克創立後,不斷擴張,成員多爲威權國家,機制也日益複雜。

本次除各國領袖外,聯合國及東協(ASEAN)官員也將出席,但國際貨幣基金(IMF)等過去曾受邀的核心國際機構,本次未見參與。

習近平預料將在會中大力宣傳自己爲「對於全球治理有連貫性計劃」(a coherent plan for global governance)的世界領導人形象,透過嚴格控管的中國官媒,將「上海精神」等概念包裝爲其全球發展、安全與文明倡議的延伸。他可能會避免直接批評美國總統川普,但暗示中國相較於美國更能提供穩定。

由於成員國對美國關稅與制裁的反感,習近平可能推動更多繞過美元與西方金融機構的支付系統。同時,適逢9月3日北京將舉行抗戰勝利紀念閱兵,習近平或將利用峰會強調中共版本的歷史敘事,淡化美國的二戰角色。

普丁則希望峰會展現各國對俄羅斯「烏克蘭和平計劃」的支持,例如與會的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普丁意圖藉此顯示俄羅斯仍能在中亞、東歐與高加索保持影響力。實際上,俄國在區域影響力正逐漸被中國取代,普丁在烏戰上高度依賴習近平。不過,他仍可仰賴白俄總統盧卡申科等盟友,維繫「俄羅斯偉大」的形象。

莫迪自2020年中印邊境衝突後首度訪華,他會透過上合組織峰會展現印度的戰略自主,證明印度既能參與上合組織,也能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合作,而不必選邊站。雖然近期美印關係因川普政府態度出現摩擦,莫迪仍會避免讓印度被視爲反西方的旗手,同時持續敦促上合組織加強譴責國家支持的恐怖主義,但北京則持續替巴基斯坦擋駕。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認爲,上合組織的議題隨着新成員加入越來越廣,但焦點卻更分散。因此「歐亞價值」或「多極世界秩序」等模餬口號,成爲營造表面共識的手段。實際上,成員國更多是在「反對什麼」上有共識,而不是「支持什麼」。但若美國進一步遠離戰後自由國際秩序,上合組織的凝聚力可能會因此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