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最大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將登場 經貿、教育數字合作成3大亮點
記者任以芳/天津報導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本屆會議是中方今年最重要的元首外交與主場外交活動之一,也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峰會。作爲東道主,天津將充分發揮港口、產業及數字創新優勢,推動經貿往來、人文教育與數字經濟合作邁上新臺階。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簡稱上合組織)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本屆峰會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有20多位外國領導人和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將出席峰會,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作爲上合組織內部的三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中國、俄羅斯和印度三國領導人將在本次峰會上如何互動備受關注。
今天(29日)上午天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旭、天津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戴永康、天津市教委主任荊洪陽、天津市外辦主任欒建章、天津市數據局局長鄧光華出席,介紹天津峰會籌備以及天津與上合組織國家合作交流等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天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旭。(圖/記者任以芳攝)
天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旭首先介紹,天津是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依託天津港、自貿試驗區及國家級經開區的開放平臺,持續加強與上合組織國家的經貿往來。數據顯示,2024年天津對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總額達895億元(單位:人民幣,同下),同比增長22%。其中出口692億元,增長20%;進口203億元,增長28%。出口以機電產品爲主,佔比達48%。
在服務貿易方面,天津企業2024年承接了來自上合組織成員國的18個服務外包專案,涵蓋工程管理、工業設計、信息技術等領域,執行額達16.5億美元,同比增長3.3倍,佔全市離岸服務外包總額的25.2%。
此外,天津與上合國家締結了20對友城關係,吸引外資持續增長。截至2024年,來自上合國家的企業在天津設立471家,累計投資9.7億美元,其中僅2024年新增44家,包括中國與沙特合資的中沙石化專案。天津企業「走出去」步伐亦加快,在上合國家備案的境外企業機構達101家,中方投資額24億美元,並在當地承接工程合同額52億美元,營業額23億美元。
▲天津市數據局局長鄧光華。(圖/記者任以芳攝)
天津市教委主任荊洪陽也指出,除了經貿合作,天津在職業教育領域也與上合國家展開深入合作。自2022年以來,天津連續舉辦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邀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國部級官員參會,並共同發佈《天津共識》,成立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聯盟,搭建常態化溝通平臺。
天津還首創「魯班工坊」海外合作模式,推動中外院校展開產教融合,已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等8國建立10餘個實體化合作專案,涵蓋能源、電子信息、交通運輸等21個專業,累計培養技術人才逾1.5萬人。這些舉措助力當地製造業、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成爲推動「民心相通」的重要抓手。
天津職業院校還積極舉辦國際學術會議和技能競賽,併成立全球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總部,吸納來自上合國家的專家學者,形成智力支持網絡,進一步拓展人文交流的廣度與深度。
在數字經濟領域,天津同樣走在前列。2025年3月,天津獲批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實驗區,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展迅速。2024年,全市數字經濟規模突破6000億元,同比增長27%。
▲天津市數據局局長鄧光華。(圖/記者任以芳攝)
天津市數據局局長鄧光華也表示,天津已形成涵蓋CPU、操作系統、數據庫、伺服器及信息安全的完整信創產業鏈,飛騰、麒麟等核心技術市場佔有率超過80%。同時,天津加快超算和人工智能應用推廣,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已在津上線,連結500餘家企業,推動7,000多款產品落地應用。
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也取得突破,全國首例數據資產作價入股在天津落地,汽車行業國家可信數據空間創新發展試點也已獲批。天津自貿區建成的數據跨境服務平臺,則爲企業提供合規與安全保障,成爲上合國家數字合作的重要支點。
2025年7月,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在天津舉行,與會各國圍繞智慧城市、跨境電商等領域展開深入交流,一批數字服務平臺與合作專案相繼落地。天津方面表示,未來將持續推進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構建多層次合作生態,助力上合組織國家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天津作爲東道主迎來本屆上合峰會,本次核心主題,更將以經貿、教育與數字經濟三大板塊爲核心,推動上合組織合作進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