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管理辦法》施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8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實習生 邱浩哲)記者今天從上海市政府新聞辦通氣會上獲悉,上海從今日起正式施行《上海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管理辦法》。根據該辦法,上海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允許全球各國持有效邀請的受邀人員,免辦簽證等入境許可進入,一次入區可停留30天,並可根據需要申請延期;對入區境外人員攜帶的合理自用物品給予充分便利,僅開展安全准入和動植物檢疫監管。

2024年2月,國務院批覆《上海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該區域規劃面積約0.88平方公里,東臨浦東國際機場,南接上海東站,東側區域爲先行啓動區。到2025年,完成商務合作區先行啓動區封閉驗收,商務合作區基本功能落地運行。到2028年,實現商務合作區全域封閉運作,完成重點功能性基礎設施建設。到2030年,全面建成商務合作區。

據介紹,商務合作區的一個重要作用是爲國家“試製度、測壓力、探新路”。除前述便利人員進出方面、便捷行李物品管理方面外,商務合作區還會實施貨物高效管理,對進出境和進出區的貨物,海關參照綜合保稅區政策實施管理,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保稅、退稅政策和相應的免稅政策,區內保稅貨物自由流轉。區內配套的商業服務企業從國內市場採購的物資,採用卡口登記模式便捷進出區。

上海市商務部門還受商務部委託,對涉外經濟技術展會實施行政許可,便利外國機構在區內獨立舉辦或者合作主辦涉外經濟技術展會,促進產品展示和經貿合作。商務合作區運營所需設備儀器實行清單管理,按國家規定享受進口免稅政策,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開展醫療器械、航空服務、專業設備等領域的專業培訓活動,促進人才培養和技術引進。

商務合作區還支持企業開展保稅研發、保稅展示交易、跨境電商、融資租賃、軟件測試、數據加工等業務。區內正在規劃建設高標準的科創研發載體,爲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發展提供物業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商務合作區是外商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的試點區域,支持企業引入高水平國際醫療資源,開展國際化醫療服務,滿足高端商務人士的健康需求。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