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船下錨破壞海纜以封鎖臺灣? 專家批:不合理的陰謀論
基隆海巡隊3日下午緊急出動,將涉及勾斷海底電纜的喀麥隆籍「SHUNXIN39」貨輪帶回基隆港外海調查。(海巡署提供/張志康基隆傳真)
本月3日,喀麥隆籍貨輪「順興39號」(音譯SHUNXIN39)在野柳外海下錨,隨即就傳出中華電信的通訊電纜受損,後又發現該船爲大陸權宜貨輪,實際擁有者是香港註冊公司,負責人是大陸籍人士。此後一連串的「大陸試圖封鎖臺灣」、「灰色作戰」等等推論隨即而起,又是一次典型的「時時戒備大陸陰謀」的論述。不過,著名軍事分析師張競博士卻認爲,電纜受損程度被明顯誇大,隨後的其他說法,更是一連串不合理的陰謀論。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受訪指出,受損的資訊電纜,全稱叫「跨太平快線」海纜(Trans-Pacific Express,簡稱TPE),本身是由多個國家所共同投資,而且最初倡議佈設是由中國聯通、中國網通,以及中華電信聯手發起。隨後又有其他國家增資入股成爲合作伙伴。
根據官方網站所述,關於TPE:「2006年12月18日,中華電信、中國網通、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韓國電信、VerizonBusiness等六家電信公司,在北京簽署了TPE建設和維護協議。隨後,6家企業與泰科簽訂了TPE採購合約。這標誌着TPE電纜網路的啓動。」
也就是說,TPE網路是6個企業的共同資產,假若海纜受損,必須由所有合作伙伴共同承擔損失,要是指控中國大陸有意進行破壞,意味着中國大陸破壞自己的資產,顯然是搬石頭砸自己腳,完全不合常理。
TPE快線分佈簡圖,包括中華民國、大陸地區、日本、韓國、美國都投資方。(圖/TPE)
另外根據維基百科「跨太平洋快線」的條目:TPE電纜的登陸點包括:上海崇明島、山東省青島市、日本千葉縣南房總市、韓國慶尚南道巨濟市、臺灣新北市淡水區、美國俄勒岡州尼多拿海灘。
張競表示,既然TPE海纜是在臺灣淡水海纜站入海,假若能夠在故障後,立即由中華電信判斷出在野柳外海受損故障,其實相當不可思議,甚至令人費解。然後,竟然再能夠即時確認肇事船隻,中華電信掌握狀況能力簡直是讓人無比欽佩。
而且,TPE電纜所經海域相當遼闊,假若要存心破壞其運作,爲何不在其他遠離我方海域監控範圍外動手?反而要冒着遭到發現的高風險,接近臺灣海岸線進行破壞,更是讓人無法明白其中有何玄機?張競說,如果大陸真有意破壞,他們只要在崇明島的線纜上岸點動手腳即可,既不會被發現,也不會被阻止,還不必派船隻。
另外,海巡隊的偵辦態度,也顯示此事件可能小題大作了。基隆海巡隊在3日就派出海巡艇攔截了順興39號,之後放行離開,顯見海巡並未掌握有力的證據。
張競說,之後的報導又提到,由於該船已前往釜山,因此中華電信已向南韓當局尋求協助調查,「實在不知要求南韓方面調查什麼」,既然在臺灣這裡,海巡都查不出東西,韓國那裡又能查出什麼?
再說到用普通錨具來破壞海底電纜的可能,張競說「船錨不是破壞海纜的適當器具」,而且將錨具釋放後,更會影響船隻正常航行,其中風險不可忽視。在野柳近岸洋流潮汐相當複雜海域,釋放錨具破壞電纜,此種船藝水準更是讓人歎爲觀止。此種過程簡直是比好萊塢電影更加離奇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