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念好“四字訣”持續推進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立昊洋 馬金順 通訊員 張琪
“感謝區法院爲我們申請了司法救助資金,真是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2024年7月,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交通事故糾紛賠償案,案件當事人劉某的丈夫得知其申請的司法救助資金已經審批發放,緊緊握着辦案法官的手激動地說道。
近年來,陳倉區政法系統立足主責主業,認真念好“嚴”“情”“誠”“正”四字訣,不斷健全執法司法監督制約體系,着力解決老百姓身邊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推動執法司法規範化水平實現新提升,人民羣衆的司法認同感、獲得感持續增強。
“嚴”格履職 規範執法司法
工作中,陳倉區委政法委制發《陳倉區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與檢察機關法律監督銜接工作機制》,建立“政法+檢察”監督協同銜接機制,定期召開區級政法系統執法監督聯席會議,形成黨內監督和法律監督齊抓共管的有效監督態勢,着力構建上下貫通、系統完善、規範高效的執法司法監督制約體系,增強監督合力,提升監督實效。
爲切實提升執法公信力,該區堅持把規範執法行爲的觸角延伸到政法單位日常執法辦案各環節。抽調區級政法單位資深政法幹警及律師,集中開展執法司法突出問題專項檢查和日常性監督檢查,重點對羣衆反映強烈的執法司法案件從實體和程序兩方面進行全面檢查,查漏補缺、揚長補短,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
不僅如此,陳倉區委政法委緊盯案件評查,以後端倒逼前端。比如,組織公安法制、檢察案管、法院審管等部門,對已辦結案件實施常態化季度評查;定期深入政法單位,聚焦重大疑難複雜案件和涉企案件,重點對判後上訴、二審改判及發回重審案件開展重點評查;對涉法涉訴信訪“骨頭案”,甄別交政法單位組建專班開展專項評查,持續提升司法辦案質效。
真“情”爲民 解決急難愁盼
爲提升羣衆司法獲得感,陳倉區政法機關堅持司法爲民理念,用心用情落實司法救助惠民政策。去年以來,全區政法各單位實施司法救助58案77萬餘元,最大限度讓人民羣衆感受到司法的溫度。
爲提升羣衆司法認同感,全區政法機關不斷優化便民舉措,區法院不斷擴大網上訴訟服務領域,有效減輕當事人訴累;探索建立“執行+保險”機制,通過購買司法救助保險解決刑事附帶民事、人身損害賠償、道路交通事故等“執行不能”問題;區檢察院與工會、人社部門建立保護勞動者權益協作機制,高效預防化解勞動關係矛盾糾紛等。
陳倉區司法局持續提升司法服務供給質量,結合司法所規範化建設,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走深走實,通過網上診所、現場坐班、電話解答等形式爲羣衆提供法律服務,全區177個村(社區)法律顧問全覆蓋,全年爲羣衆提供法律諮詢解答2000餘人次。
“誠”信營商 護航企業發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陳倉區委政法委聯合區級政法單位在3個工業園區、1個企業集團總部設立“政法機關服務聯繫點”,出臺“優化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6項針對性服務保障制度,4方面17項內容公開承諾,115名政法幹警常態化聯繫56戶企業,530名政法幹警深入177個村(社區)開展“我爲羣衆辦實事”活動,以政法之力全力護航企業發展壯大。
區法院秉持“如我在執”理念,以執促調,以調保執,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深化“法院+公安”執行協作聯動機制,區法院聯合公安部門簽訂執行聯動備忘錄,對被執行人進行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加大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違法犯罪行爲的打擊力度,提升執行威懾力,築牢誠實信用防線。
爲持續擦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金招牌”,區法檢兩院在市場監管部門建成“兩站兩室”(即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工作站、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中心和法官、檢察官工作室),提升知識產權綜合保護質效;區法院採取巡迴審判方式,在知識產權違法行爲發生地公開開庭集中審理案件,通過以案釋法推動全社會形成支持誠信經營的濃厚氛圍。
“正”風肅紀 鍛造政法鐵軍
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至關重要。
據介紹,陳倉區委政法委連續兩年組織開展全區政法系統集中政治輪訓,400餘名政法幹警100%參訓,收到良好效果。同時,組織政法各單位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黨員幹警主動承諾踐諾,組織“三官一律”下沉村社區,爲羣衆解難事、辦實事,淬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
以黨紀學習教育爲契機,陳倉區委政法委制定印發《關於在黨紀學習教育中進一步深化學習貫徹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通知》,通過集中宣講、警示教育等形式,督促區級政法各單位嚴格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堅決築牢公正司法的正義防線。
除此之外,陳倉區級政法各單位紮實開展“幹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清廉政法機關建設”專項行動,加強警示教育,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堅持標本兼治、懲治結合,嚴格落實問責規定,鍛造一支清正廉潔的政法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