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夏津:多方力量“共調”和美社風
8月5日,在德州市夏津縣豐華社區“老薑調解工作室”,縣公安局退休老幹部姜國華正在爲居民進行調解和諮詢工作。
“姜老師走到哪兒,哪兒就是老薑調解工作室”
據夏津縣豐華社區銀城街道工作人員介紹,“老薑”每個月下社區8次,隨時隨地爲轄區居民進行矛盾調解、法律諮詢、政策解答等服務,今年已接待羣衆400餘人,接受政策法規諮詢上百次,化解拆遷、勞資糾紛等矛盾糾紛31件,有效調節的家庭矛盾糾紛更是數不勝數。“老薑”做好羣衆“貼心人”,“老薑調解工作室”成爲銀城街道的閃亮名片。
在此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夏津縣豐華社區銀城街道還着手打造了社區“矛調共治體”,培樹“和美銀城”基層調解品牌。一方面統籌調解力量“下沉”社區,設置心理諮詢室和法律諮詢窗口。同時,積極探索“心理疏導+法律引導”新模式,從矛盾糾紛當事人的心理狀態出發,運用心理諮詢技術和法律專業知識,觀察糾紛背後問題,全面提升化解矛盾糾紛的精準度。
“單打獨鬥成不了事兒,只有團隊協作纔是致勝秘籍”
這是姜國華的口頭語,也是夏津縣基層調解的“來時路”。2022年,德州夏津縣着手建設“慧鄃解”大調解品牌,搭建起“縣—鄉—片—村(社區)”四級調解組織架構,形成黨委領導、社會協同、公衆參與的工作機制,“訴調對接”“公調對接”“訪調對接”工作融合、線上線下平臺並建共用,橫向不斷拓展調解領域,成立了婚姻家庭糾紛、醫療糾紛等九大羣衆關注度高的行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
2024年,夏津縣將社會治理最小應急單元平臺、“愛夏津”APP與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臺,進行了創新性“融合”。將文明實踐陣地優勢、融媒體中心宣傳優勢、社會治理服務網格優勢,三方資源優勢互補,充分挖掘羣衆需求,將調解工作做在“事發之前”,大大縮短了居民訴求的形成過程、降低了化解難度,提高了羣衆滿意度。
2025年,夏津縣組成“大調解超市”:將信訪接待中心、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平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婦聯維權服務中心等承擔矛盾糾紛化解任務平臺進一步融合共建,強化數據融合對比,精準服務方向;18個縣直部門、10個行專調解組織、10名“金牌調解專家”等調解力量定期下沉基層;在鄉鎮(街道)配備行業部門骨幹、專職調解員、心理服務專家,在村莊(社區)鼓勵退休警官、法官、檢察官、基層信訪幹部等進入調解隊伍。
“集中多元調解力量爲民“鄃”困,培育和美家風、和諧社風”
夏津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李好雲這樣說。2025年上半年,夏津縣通過多渠道共受理辦結矛盾糾紛1778件,調解成功1755件,調解成功率98.71%,規範受理率、按時辦結率均達到100%。
近年來,夏津縣應用各領域線上平臺,通過自助點單或系統分派等形式,對家庭糾紛、鄰里矛盾等事件進行線上線下調解,引導當事人主動尋求社會幫助,減少非理性、衝動性家庭糾紛。同時,充分發揮基層文明實踐陣地“凝聚羣衆、引導羣衆、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工作效能,着力打造開放式文化書院,統籌各類文化場所、教育基地和教育資源,爲社區(村莊)提供全鏈條、全齡段、一站式文明實踐服務,培育和踐行着“和合家風 德行夏津”城市新風。
通訊員:田文靜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