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的詩和遠方——山東濰坊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調研(下)
16家營收過百億元的民營企業、6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上榜企業、10家中國製造業民營企業500強上榜企業、31家山東民營企業200強上榜企業……作爲一個地級市,山東濰坊民營企業陣容頗爲豪華。
今年前5個月,濰坊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7%,高於全部投資增速12個百分點;民間投資佔比84.5%,居全省第一位,高於全省22.7個百分點。
投資佔比和增速的數據,折射出企業信心和活力。
民企的詩和遠方是如何在這片土地上具象化的?是什麼樣的“土壤”成就了濰坊民營經濟?又是怎樣的“雨露陽光”讓濰坊的民營經濟活力奔涌?
置身“自己人”的事內
3個理工男生湊在一起能“搓”出什麼?山東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3011宿舍的3位同學,在濰坊高新區創立了博鼎集團,擁有了一家科技部命名的瞪羚企業、兩家山東省獨角獸企業,拿下了中國科技創新獎二等獎。
“創業時也是無知者無畏,看電視節目說老外總拿發動機技術卡我們脖子,覺得自己就是學這個的,不服。”不服氣的3011宿舍“大哥”王立峰在2010年開始了創業,專門做柴油發動機核心零部件。
“2020年開始,國家推行國六排放標準升級,我們技術成果的市場價值得到了兌現。”王立峰說,“應該說,我們是高新區培養起來的企業,前10年我們都沒有盈利,地方和各部門從沒有催費、催搬;當我們意識到要成了的時候,高新區又爲企業協調了上千畝土地,代建了研發大樓。”
打通了電控、機械、液壓、軟件各環節,手握智能電控總成核心技術後,博鼎進入了整機產品市場,推出了系列智能農業機械產品,企業營收規模從約1億元快速增長到近60億元。
陪伴、託舉幾位胸懷大志的年輕學子打造出一家新能源智能農機領域的領軍企業需要時間,更需要有爲政府能夠真正做到置身事內。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本來就是自己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是黨委、政府的分內之事。”濰坊市委書記劉運表示。
善從細節處着手的有爲政府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的決策模型不同,發展路徑不同。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於有爲政府而言,精準思維必不可少。
“更好濰坊·親清發改會客廳”是濰坊市發改委的一張業務名片。通過這個“面對面”的平臺,濰坊市發改委與企業建立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2025年以來,已經舉辦了15期活動,160家企業的211個問題訴求得到了解答。
民營經濟促進法出臺後,濰坊市發改委與市工商聯等單位聯合組織開展民營經濟促進法專場培訓,送法進企業86次。
能否依法平等獲得土地、能源等要素以及金融資源的支持,是民營企業在評價營商環境時的第一關注點。
爲此,濰坊市一方面積極向上爭取,對民營企業項目謀劃簽約、開工落地、建設推進、生產運營等進行全過程跟蹤、全方位服務,完善項目提級報備機制,推動相關項目進入政策支持項目庫。今年上半年,山東大業綠色智能製造鋼簾線、銀鷹股份功能性纖維素等10個項目入選全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入選項目不但將獲得國家層面土地、環境容量、融資等要素保障,還會被優先向社會資本推介。
同時,濰坊市級層面對民營企業人才招聘、生活配套、生產保障等開展全方位服務,保障重點項目順利投產達效。今年前5個月,全市民營企業項目已投產169個,新增產值145.7億元、居全省第二位。
在金融支持方面,濰坊的民營企業同樣不擔心公平。
濰坊市的上市公司中,80%是民營企業。今年4月末,全市民營經濟貸款餘額3866.3億元,較年初新增269.8億元,餘額同比增長8.7%。2025年4月,全市銀行機構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16%,同比下降0.41個百分點。
濰坊金融機構還針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開展首貸培植行動,着力提高首貸、信用貸佔比,政策實施以來全市累計培植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戶6.1萬戶。
專注的企業家精神
濰坊民營企業羣裡,專精特新企業多,“小巨人”企業多。
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有25家,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有178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有1229家。
華特磁電是一家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這家創辦於1993年的企業在濰坊市臨朐縣成長了32年。
憑着籌借來的1萬元,公司董事長王兆連和另外兩位夥伴從兩間瓦棚開始了創業。32年裡,這家企業開發出了中國第一臺低溫超導除鐵器,生產出了全球首臺零揮發5.5T低溫超導磁選機、全球首臺特大型智能5米立環磁選機,實現了在新三板上市和創新層轉板。
2019年海外留學歸國的王前,在進入父親的企業後,邊工作,邊繼續攻讀機械設計博士。“我得把這塊知識短板補上。”
在華特磁電的智能立環未來工廠裡,王前指着即將下線的特大型智能7米立環磁選機說,“這是全球行業內又一個紀錄,也是我們企業出海戰略的重要支撐”。
在濰坊的民營企業中,有把一粒玉米從澱粉做到氨基酸、做成電池正極材料的東曉生物,有沿着元素週期表做石油煉化催化劑的恆輝新材料,還有把溫室設備做到可全球部署的利森特……
這種專注自己跑道的狀態,已經形成濰坊民營企業家的地域羣體特徵,也成就了濰坊的工業集羣持續健康發展。
擁有高學歷和數字化思維的新一代濰坊民營企業家,正在用新的知識和視野積極推動企業“上雲用數賦智”,提升效率,也正在積極佈局海外市場,擴大堅守的紅利。
針對這樣的企業家特質,濰坊市因勢利導,不但在全省率先出臺“隱形冠軍”企業羣培育方案,建立梯度培育庫,對苗子企業實行“一對一”跟蹤輔導,還對獲評“隱形冠軍”的企業進行扶持獎勵,評選“創二代先鋒榜”和“掛帥出征百強榜”,強化榜樣引領。
“濰坊是有厚商重工歷史傳統的。”劉運表示,民營經濟的成功,根本原因是改革紅利和企業家精神的雙向奔赴,而民營經濟的活力,也將是濰坊實現萬億元級城市目標的重要依靠。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本報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劉 溟 王金虎 陳瑩瑩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