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動臺灣民衆“合法持槍” 美政客包藏禍心(兩岸觀察)

最近,曾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的惠頓撰文叫囂“臺灣方面應開放民衆合法持有槍支,允許合格民兵將武器分散存放在軍械庫”。美國白宮前安全顧問歐布萊恩2023年竄訪臺灣時也曾公開宣揚“如果臺灣有幾百萬人都有AK47步槍,就可以嚇阻中國大陸”。曾爭取美國共和黨總統提名的美國企業家維韋克·拉馬斯瓦米鼓吹,“美國步槍協會在臺灣開分支機構,好讓每個臺灣家庭都擁有槍,以阻止中國大陸統一臺灣”。美國政客一再煽動讓臺灣民衆“持槍合法化”,這又是打的什麼歪主意?

衆所周知,世界多數國家和地區實施嚴格的槍支管控,對民衆實施“禁槍令”。然而,美國卻是世界上槍支最氾濫的國家,也是民間擁有槍支最多的國家。每年美國涉槍事件特別是惡性涉槍事件逐年呈上升趨勢。美國每年因槍擊死亡人數平均都在3萬以上,可以說,控槍乏力已成美國之恥,涉槍事件是美國兩黨永遠解決不了也不想解決的問題,因爲這涉及到背後龐大的利益集團和利益鏈條。這也成了多年來威脅美國民衆生命安全的一大頑疾。美國政客不僅不反思自身政策,反而喪心病狂想把槍支氾濫推廣到臺灣,叫囂“臺灣方面應開放民衆合法持有槍支”,包藏險惡禍心。美政客的目的有兩個方面:

其一,這是在向民進黨當局施壓。若成功,臺灣勢必對槍支的需求量猛增,這將大大提高美國對臺軍售數量,美國軍工複合體就能大賺特賺,惠頓之類的美國政客當然也能撈到一些好處。根據有關媒體報道,美國特朗普政府計劃在第二任期內大幅增加對臺軍售,目標是超過其首任期內180億美元的銷售總額。報道援引匿名美國官員透露,預計未來4年內,美國批准對臺軍售的規模將超過特朗普第一任期。

其二,美國政客妄圖把臺灣變成“刺蝟島”“火藥庫”,強化臺灣地區的所謂“自我防衛能力”,大搞“全民皆兵”,讓臺灣自己打“巷戰”、“城鎮戰”。

一直以來,美國始終奉行“美國利益優先”,對臺灣從來就沒安好心,更談不上要“保護”臺灣。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地掠奪臺灣資源,強迫臺積電赴美設廠,還要臺灣加大在美國的投資,對臺灣加徵比日本、韓國還要高的關稅稅率。據臺灣媒體報道,近期美國對臺灣加徵“對等關稅”,讓臺灣傳統產業受到極大衝擊。據島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受美國加徵關稅影響不得不休無薪假人數比7月底增加650多人,在實施無薪假的近4000人中,製造業員工佔比高達91%。

不論美國的算盤打得多“精”,但臺灣民衆看得非常清楚。對於美方這些“強盜行爲”以及民進黨當局的“跪美賣臺”,臺灣民衆的厭惡情緒越來越大。島內輿論指出,臺灣民衆不僅“疑美”,還“厭美”、“仇美”。今年6月島內民調已顯示,高達66.2%的受訪者認爲,美國總統特朗普會爲了美國利益出賣臺灣地區;67%受訪者認爲,美國把臺灣作爲與中國大陸對抗的籌碼。可見,臺灣多數民衆已不信任美國。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與臺灣主流民意背道而馳,難怪賴清德的民望跌破三成創新低了。

臺灣“中時新聞網”日前刊登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的文章,題爲《特朗普正在窮臺 臺灣不應盲目親美》。文章說,臺灣必須認清,美國不是臺灣的“盟友”。在美國的眼中,臺灣僅是一個可以操縱、用以遏制大陸的地區。龐大的軍購吞噬了教育、社會福利與產業發展資源,臺灣會窮。更可怕的是,一旦爆發衝突,戰場必然在臺灣,臺灣會危,而美國只會安然在遠方叫陣。這樣下去的結局,註定是“窮臺”與“危臺”。歷史早已給過警示,臺灣的抉擇不該是盲目的“親美”與“從美”。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過,“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是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奉勸民進黨當局認清美國真面目,莫再執迷不悟,甘當美國“以臺製華”的棋子,引狼入室。希望臺灣民衆看清美國的狼子野心,看清未來大勢,“倚美謀獨”註定失敗,“以武謀獨”必將自取滅亡。(作者:言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