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衆不支持賴清德兩岸政策
旺報社評
賴清德總統就職週年將屆,民意支持度滑落、美臺關係極不確定、兩岸關係惡化,但對兩岸關係的管理反而更嚴格。陸委會認定大陸宮廟來臺遶境涉及統戰,決懲處邀請單位,原定要參加苗栗白沙屯媽祖遊莊遶境活動被迫臨時取消;接着以轉貼、發出武統言論爲理由,宣佈將查處20餘位臺灣藝人,即使由經紀公司貼文也不能卸責。教育部長鄭英耀表態,不鼓勵「甚至是禁止」學生赴陸交流。
嚴管兩岸交流 不得民心
陸委會認爲,泉州富美宮採人神分離方式規避宗教交流審查,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再者,祭拜蕭府王爺的富美宮透過遶境宣示主權,製造「臺灣所有蕭府王爺都是富美宮分廟」的形象,意圖建立大陸與臺灣「上下從屬關係」,認定爲統戰行爲。「蕭府王爺」奉祀西漢忠臣蕭望之,因遭宦官誣陷而入獄,不甘受辱憤而飲毒自盡。之後,漢元帝親自祭拜,民間傳言玉皇大帝感念這位忠烈之臣,令其爲「王爺總攝司」,百姓感念其恩德而膜拜。
「蕭府王爺」在臺灣的信衆雖不若媽祖多,但包括外島澎湖有9個以蕭府王爺爲主神的寺廟,其中有3個以「富美」爲名;蕭府王爺成爲民間信仰對象超過2000年,農曆5月是蕭王爺誕辰,兩岸蕭府王爺相見歡行之有年,陸委會今年突然「變臉」攔阻,傳遞嚴管兩岸交流的訊號。
鄭英耀同步收緊兩岸學術交流,2月間宣佈大陸廣州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和北京華文學院3所大專院校,隸屬中共中央統戰部,即日起禁止大專校院與其交流合作,教育部將不採認這3所陸校學歷。這3所大學約2100名臺灣學生就讀,新規立即影響臺生受教權以及未來工作權,因而引發爭議。日前鄭英耀變本加厲,公開表示不希望看到臺灣學校與大陸交流。
至於查處所謂「統戰藝人」,陸委會強調不是爲懲處在中國大陸發展的藝人,只是給他們一個拒絕大陸要求表態的好理由,是在幫臺灣藝人。陸委會的宣告立即出現明顯的威嚇與寒蟬效應,是否出於愛護臺灣藝人之心,恐怕見仁見智。
行政院官網更新「國情簡介」內容,將過去「漢人爲最大族羣,佔96.4%」的說法,改爲「其餘人口占96.2%」,民進黨爲反統戰、爲管理兩岸交流,政府官網連「漢人」兩字都隱晦不提,試問一羣無「根」之人將飄向何方?
切割兩岸血源 註定徒勞
去年賴清德上任前曾說,就職後有3項重要工作:守護主權、進行社會改造洗滌人心、平反政治受難者。當時外界不清楚「社會改造、洗滌人心」與其他兩大任務之間有什麼關聯,隨着賴清德逐步展開的作爲,可以看到他從政治、文化到教育極力切割兩岸,現在連族羣認同都要剝奪,先淡化漢族名稱,接下來想必就是否定。要做到這點,自然要從宗教文化下手。臺灣信仰媽祖的民衆有千萬人之譜,賴清德暫不敢碰這個龐大的族羣,於是就先從信衆人數不那麼多的「王爺」信仰開始整肅,不讓人意外。
日本殖民時期強行洗腦臺灣人,推動皇民化運動、建構天皇崇拜與推行神道教,併力圖切斷來自中國的信仰,但中華文化內聚力太強,皇民化運動並未奏效。如今民進黨又想要切割兩岸血源關係,前總統蔡英文強調臺灣隸屬南島語族大家庭的一員,賴政府更上一層樓,直接抹去漢族名稱。日本人都做不到,民進黨將也只是徒勞。
賴清德三番兩次強調「非紅供應鏈」,現在連川普都急着想跟中國大陸合作,非紅囈語毫無賣點。最新民調顯示58%民衆不滿意賴清德兩岸政策,僅剩36%基本盤支持他。面對此一新情勢,藍白兩黨及大陸對臺工作,都應該有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