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消費者協會發布關於“五一”旅遊消費的五點避坑指南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0日訊“五一”假期將至,爲使消費者出遊舒心、放心,山東省消費者協會解析了跟團、出行、住宿、就餐、遊玩等五大消費者權益受損典型案例,幫助消費者提升自我保護意識,認清消費陷阱,避免權益受損。
案例一:“低價旅遊”陷阱
有消費者向我們反映,父母報名參加了“低價旅行團”出遊,返程時卻“滿載而歸”——購買數倍於團費的珠寶、玉器、保健品。事後才得知,旅遊公司在旅程中擅自增加購物店,以誘導、強制等方式要求遊客消費,同時違反合同約定收取未明示的電瓶車費用等附加項目。原本看似實惠的低價旅行團,最終竟讓兩位老人支付了近萬元的旅行費用。
省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跟團旅行時一定要選擇資質齊全、口碑較好的旅行社或網絡旅行平臺。出遊前一定要與旅行社簽訂合同,明確約定行程中費用標準、行程安排、食宿交通、遊玩項目、雙方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等內容,涉及購物活動(包括購物點數量、名稱、停留時間)等自費項目條款需特別注意。消費時要正確看待“高人”“開運”“保平安”“祈福接財”等祈福話術,警惕“熱心推薦”的免費服務,謹慎購買高價藥材特產、字畫、玉器、珠寶首飾等,並注意索取留存發票等有效購物憑證。
我們呼籲各旅行社及相關旅遊商家,加強行業自律,依法規範誠信經營,共同抵制“不合理低價遊”,營造良好健康的旅遊市場秩序。
案例二:機票退改簽詐騙
有消費者預定回程機票後,收到“航空公司”發來因飛機故障航班取消的短信。隨後接到電話,稱可以幫忙改簽機票,並支付航班延誤賠償金,但需要下載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雲服務”APP,按提示操作。消費者在共享時打開了銀行APP支付付款碼,賬戶的錢突然被全部刷走,方知上當受騙。
省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如果收到航班變動消息通知,消費者首先應通過航空公司官方客服電話、官方網站等正規渠道進行覈實確認,警惕“00+”開頭的境外號碼來電。對於“機票退改簽”等理賠業務,消費者應登錄航空公司官網或購票平臺進行操作,不輕易被退款賠償金誘導,隨意下載軟件,不跟陌生人開啓共享屏幕,避免被“轉賬驗證賬戶安全”“轉賬確保理賠通道暢通”等話術誘導而轉賬,造成財產損失。
案例三:網紅民宿“照騙”
有消費者在社交平臺刷到一家宣傳得美輪美奐的“山野秘境”,圖片裡星空泳池、落地窗看雲海,到店後卻發現星空泳池是特效,實際場景與網上宣傳的圖片大相徑庭。更糟糕的是,房間牀單和被鋪有明顯污跡,深夜洗澡竟遇熱水器罷工……消費者要求更換到與平臺宣傳圖片一致的房間,但遭到商家拒絕,聯繫平臺也未解決。
省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擦亮雙眼甄別優質民宿,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宣傳資料。消費者預訂前應注意查看商家資質和口碑、整體評價情況,不能僅依靠評分高低來判斷民宿好壞,還需要考量評價數量樣本是否足夠多、差評所展示的情況自己能否接受、商家好評是否存在刷單等現象。建議參考以往消費者上傳的真實圖片和評論來避免“踩坑”。也可與商家溝通以視頻直播方式,現場多角度展示民宿的環境、衛生及設備情況,提前做好甄別工作。
我們呼籲廣大民宿經營者切實提升誠信守法經營意識,自覺遵守市場規則,落實相關法律法規;相關網絡平臺,完善審覈機制,對經營者發佈的文字、圖片等信息盡到審覈義務。各方共同努力,營造安全、誠信、和諧的民宿市場環境,讓消費者能夠放心選擇,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案例四:特色美食“刺客”
有消費者在社交平臺選定某“網紅打卡餐廳”,現場排隊2小時,就餐後發現其宣稱的“地道特色菜”存在菜品分量縮水、食材不新鮮等問題,人均消費金額較同類餐廳高出80%;更有消費者在當地集市高價購入標榜“當地特色手作”的牛肉乾(50元/袋),回家後發現是某寶同款批發貨,9.9元包郵同款!
省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一是理性選擇網紅餐廳,避免跟風踩雷。消費者探店前要多渠道覈實商家信息,對比多個平臺消費評價,注意虛假好評、考量甄別刷單現象,警惕清一色“精修圖+模版文案”的網紅推薦。消費者可在出行前關注城市本地美食攻略,找地道的當地美食,避免一味跟風。二是識別“僞特產”,謹防高價陷阱。在當地小吃街上,總有打着“正宗”“特產”“老字號”的商家。消費者應選擇正規廠家(商家)的產品,注意查看產品標籤上的生產廠家名稱、地址、生產許可證編號、主要原料、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重要信息是否標註規範、齊全。不購買“三無”產品。線上線下多渠道對比價格,防範價格欺詐。
我們呼籲網絡平臺應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從源頭把好“網紅”產品的審覈關口,對虛假好評及時介入技術手段。網紅餐廳,應注重內在,確保品質,在追求“名氣”的同時築牢產品質量的底線,才能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案例五:景區運力不足
有消費者驗票進入景區後,發現景區遊客量已遠遠超出景區承載力,只能滯留入口區域無法深入遊覽。景區既未啓動限流措施,也未進行有效疏導,嚴重影響了旅遊體驗。
省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提前規劃旅行路線,預設備選景區,優先選擇實行預約制的景區。出行前及途中要關注景區公告,通過景區官網、官方APP查詢實時客流數據、人流量,若遇景區超負荷,及時啓用備選方案,確保順利入園。
我們提醒景區管理經營方,節假日期間,除做好景區的進出人數管控之外,也要做好運營管理工作,實時監測一些重點點位的瞬時流量,做好進場人數的管控和遊客的分流工作,尤其要警惕線上平臺無限制售賣門票。實現從“事後應對”到“事前預防”的管理升級。
廣大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應注意保留髮票、收據、支付記錄、與商家的聊天記錄等消費憑證,當自身權益受到傷害時,可先與商家進行溝通協商,協商不成時可登錄全國3·15智慧平臺進行投訴,也可撥打12345投訴電話或者向當地消費者協會尋求幫助,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