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評論|不應讓未成年人成爲“軟色情”產業鏈的一環
“希望小孩子不要跳這種擦邊舞蹈,跳跳手勢舞就可以了。”近日,有網友吐槽在網絡平臺刷到未成年人跳擦邊舞的視頻,評論區中還有不少低俗評論。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日前調查發現,多個短視頻和社交平臺上,確有不少疑似小學生、初中生的“網紅”用戶發佈性感舞蹈、性感變裝等視頻內容,且收穫了較高的流量;另疑有未成年人涉足“代跳(舞蹈)”業務圈子,或存在軟色情擦邊風險。
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一直是社會關注的敏感話題。尤其是隨着短視頻行業蓬勃發展,在流量經濟裹挾下,利用“網紅兒童”牟利等不良現象滋生蔓延,給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帶來了新挑戰。新聞報道中的一個細節耐人尋味:“上一秒還穿着校服坐在教室內,下一秒就穿超短裙跳起扭胯舞……”這類以“兒童網紅”爲消費點的過度開發,不僅讓未成年人成爲“軟色情”產業鏈的一環,也給社會帶來了深遠的負面效應。據南都民調數據顯示,近四成受訪者看到過疑似未成年人的“擦邊球”內容。當未成年人被物化爲“流量工具”,甚至變成了“軟色情”營銷鏈的主角,值得深思和警惕。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衆共同的精神家園。應該看到,無論網絡直播還是短視頻,這些新業態的涌現,“調劑”着大衆生活色彩,豐富着大衆精神世界。現實中,通過網絡平臺曬曬娃、分享其日常生活,本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如果走向庸俗、淪爲粗俗,乃至打擦邊球搞“軟色情”,挑戰法律底線,就值得警惕了。據報道,部分疑似未成年的“網紅”通過頻繁發佈秀性感身材、跳熱舞等視頻內容收穫了不少流量,甚至還會刻意做出眯眼、嘟嘴、吐舌、扭屁股等表情動作,看起來相當辣眼睛。如果對這種“軟色情”營銷聽之任之、放任自流,不僅不利於短視頻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更不利於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值得警惕的是,“網紅兒童”活躍在各個網絡平臺,有的甚至涉足“代跳(舞蹈)”業務圈子,背後已發展出一條灰色利益鏈。調查發現,在短視頻和社交平臺上,多個粉絲量較高的疑似未成年的博主在主頁簡介中寫有“舉牌”業務,“舉排(牌)10r(元)”“10天沒拍可退(錢)”,個別用戶疑似才10歲左右。斬斷這條利益鏈,需要破立並舉、標本兼治,既切除病竈,也剷除病根。網絡平臺負有主體責任,理應進一步加強內容審覈和管理,優化算法推薦機制,避免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家長要身體力行,把家庭教育放在重中之重,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網絡素養,此外,監管部門要加大打擊力度,嚴肅查處炒作“網紅兒童”行爲,切斷“軟色情”營銷鏈的獲利渠道。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尤其需要全社會成年人特別是作爲孩子監護人的家長拉一把、幫一下,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短視頻行業蓬勃發展,更要構建一個健康、安全、有益的網絡環境,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2021年11月,文旅部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強網絡文化市場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意見》強調,嚴禁借“網紅兒童”牟利,此外,中央網信辦啓動“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也明確要求嚴肅查處炒作“網紅兒童”行爲。加強統籌協調、壓實各方責任,斬斷未成年人“軟色情”產業鏈條,共同構建清朗的網絡空間,才能讓網絡爲未成年人的生活添彩、爲他們的成長賦能。(文/丁恆情)
閃電評論,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