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價取量時間到了!李同榮:房市走向2016年翻版

房市示意圖/記者遊智文攝影

10月六都房市交易量出爐,合計今年前十月僅約16.8萬棟,年減26%,創歷年新高。對此,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指出,全臺交易量最壞時期將過,接下來將殺價取量,預期未來半年房市將呈現「價格跌幅擴大、交易量遞增」格局。

他表示,2025年房市交易量表現如同2016年市場翻版,2025年Q1房市交易量4.8萬棟,創九年季交易量新低,全年預計26.5萬-27萬棟,也是九年來新低量,更是歷年跌幅最多的一年。

這如同2016年第一季房市交易量創十多年新低,交易量觸底,幾乎已到窒息量,市場價格開始有多殺多現象,透過價格明顯鬆動,限貸政策可望逐漸局部鬆綁,觀望買盤信心上升,交易量自然築底緩升。

李同榮進一步指出,房市交易量最壞的時期將過,關鍵的主要理由有三:

一、賣方氣弱,殺價纔會取量:

2025年交易量縮到近九年最低,賣方氣勢明顯轉弱,如同上波下跌趨勢中的2016年價量俱跌,交易量創十多年新低,但同年透過殺價取量,交易量遞增,市場逐漸活絡。2025年也是量能觸底最壞時機,如同2016年翻版,預期交易量至第三季已築底完成。未來市場將呈現價跌量增格局。

二、房市降溫,政策可能局部鬆綁:

房市明顯降溫,銀行法72-2條貸款水位下降,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趨緩,政策將不再緊縮,甚至有可能隨全球溫和降息,因此,換屋市場一旦房貸鬆綁,雖然價跌,但仍會吸引換屋市場交易量回升。

三、市場將出現多殺多,觀望買盤開始進場:

剛性自住買盤觀望已久,今年Q3之前交屋潮客戶大都處於獲利狀態,因此未造成市場大量賣壓,但未來交屋潮客戶將有不少投資客高檔進貨,隨着價格下修,面臨虧損壓力,就會帶動逃命賣壓,造成多殺多現象,此時,反而買盤信心會轉強,加上股市AI熱潮帶動遊資上升,有利局部資金移往房市流動,房市交易量將逐漸增加。

李同榮強調,所謂最壞時期將過,指的是交易量回升,不是價格上漲,2026年房市仍然會籠罩在價格下修的陰影下,上半年跌幅會擴大,預期到Q4可望止跌。

但適逢九合一大選前,政策關注下,房價只能止穩,不可能迅速反彈,六都交易量表現,桃園、臺中表現較佳,六都房價表現臺北最抗跌,未來半年房市將呈現「價格跌幅擴大、交易量遞增」格局。

1991~2025年全臺成屋買賣交易量年線圖/李同榮提供